即使是CCTV曝光了比亚迪F3因气囊未即使打开致使车主伤亡,我想被政策“惯”坏了的汽车厂商也会丝毫不感惊恐,而对于比亚迪这种本身品牌价值就已经跌落谷底的车厂来说,破罐破摔、一推三六九的做法也不是第一次。
【比亚迪F3事故车辆】
央视的曝光直接说明了在车辆出现问题后,汽车厂商利用“政策优势”可以轻而易举的逃脱责任。而除了暴露厂家在事故后对于责任的逃避之外,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在汽车安全法规方面的漏洞颇多,而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就更显“寒酸”。
【比亚迪F3事故车辆内饰面目全非】
央视在节目中报道的两位比亚迪F3受害车主都是因为气囊在发生事故后未弹开而造成伤亡,但事后却没有一个司法机构愿意为他们做司法鉴定,而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也是他们不能拿到鉴定报告的重要原因。没有鉴定报告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诉讼中获胜的几率几乎为零。
【比亚迪F3在严重事故后气囊未弹开】
一个完善的汽车配件国家安全标准体系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而这样的安全认证体系在美国被称为DOT认证,该认证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具体负责制定、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它们同时都被收录在“联邦法规集”第49篇第571部分。该机动车安全标准法规被简称为FMVSS法规,而其中FMVSS200系列中就对安全气囊的安全标准有着明确和细致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比亚迪F3气囊未弹开这种事故如法炮制的出现在美国,消费者就有法可依。
而在我国,由于没有相关的安全性法规认证标准,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气囊在发生事故后弹不开也没关系,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搪塞:撞击力度不够!而这次比亚迪官方在接受CCTV采访时对于F3轿车气囊问题也是如此回答。而事实是,事故车辆的驾驶员由于巨大的撞击力而当场身亡,难道这样的力度还是不够?
也许有人要说了,笔者在这个时候写比亚迪,未免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意思,而我要说的是,任何人走的路都是由他自己选择的,企业也是一样。
也许以后我们会把比亚迪作为一个标记,以后遇到类似气囊未弹开事件,我们都可以说,难道这车也“比亚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