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
如何突破“30万坎”?在历次的采访中,尽管或明或暗地问过这个问题,但获得的回答都非常原则,如提高管理水平等等。而这个时期有个最富争议的说法,就是“疯狂地国产化”。
“疯狂地国产化”与以前大家争议的“质量过剩”问题正相反,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问题聚焦在质量和成本上,认为国产化的确是降低成本,提高应变市场应变能力的好办法,但同时质疑,疯狂地国产化是否会带来品质的下降?一汽大众生产的车还是原汁原味的德国车吗?但经过几年市场的考验证实了,一汽大众的“疯狂地国产化”运动并没有降低产品的品质,甚至质量依然过剩。然而,有几个战略性的转变人们并没有注意到。
第一个没注意到的是,在“疯狂地国产化”中,一大批零部件企业得以接触到了德国大众的质量标准,并在中德工程师手把手地传授下获得了生产高质量零部件的方法,形成了一个围绕着一汽大众的高质量零部件企业集群。
第二个没注意到的是,一汽大众开始引入全数字化生产,表面看是通过压缩库存来降低成本,实际上在降低库存中提高了零部件供应的准时化率,全数字化生产开始从一汽大众生产线到物流、再到零部件企业,数据链一层层地向上游推衍。
第三个没注意到的是,一汽大众的自主研发工作悄然开始了,尽管获得新宝来项目的自主研发资格有些偶然,但一汽大众抓住了这次决定性的机遇,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而脱离开高质量零部件企业集群谈自主研发,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在一汽大众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在一厂33万辆产能尚未用足的时候,一汽大众毅然决定建设二厂,新增一个33万辆产能的现代化新工厂。这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大量采用机器人的工厂成本太高,在以捷达为主力的产品结构下投入如此昂贵的工厂,在没有越过“30万坎”的时候,一汽大众的觉得有些令人费解,甚至可能使这家合资企业陷入亏损。
尽管当时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亲自为二厂的投产剪彩,但这个投入开迪、速腾生产的现代化工厂,似乎并未给一汽大众带来多大起色。但此时的一汽大众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人们所看到的“没有太大起色”,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后,供、产、销体系正在进行磨合的过程。正是在这个磨合中,一汽大众悄然变成了国内唯一一家产品覆盖A级、B级、C级,价格从6万元到60万元的成熟的轿车生产基地。
2006年,一汽大众的销量从27.6万辆一跃跳升到35.5万辆,此后便开始了一步一层楼地快速发展了。2011年,全国市场增速急剧下滑,但上半年一汽大众的总销量已经与2007年一汽大众的总销量相若,且这是受制于产能条件下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