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新能源规划曝光 电池及电机最具想像空间
2010-8-5 9:20:00     21世纪经济频道    
关键词:新能源,电动车,节能车

8月4日,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浮出水面,并引起市场热捧。相关板块个股在市场调整时风头无限,科力远、中炬高新、德赛电池大涨5%以上。

“比亚迪是去年的卫星股,我们要寻找下一个比亚迪。”香港光大控股分析师李慰民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内地、香港两地投资者共同关心的热门领域。

究竟哪些环节或子行业拥有更高的壁垒和发展前景,哪些环节有可能出现伟大的公司?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所有投资标的中最好的品种,其他的行业面临的问题是,故事讲完了,利润兑现不了。”上海一位新能源领域的人士如是说。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日益明朗后,投资者最关注的几个问题是:一是有多少利润可以马上兑现。

8月4日,也适逢光大证券新能源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与会的机构投资者追问的问题集中之一就是:企业今年是否可以获得销售收入,能否体现为今年利润。

问题之二是,在产业链方面,究竟是选择上游的原料供应商,还是选择中游的电池或下游的整车厂商。哪个环节最值得投资者介入呢?

“我们认为电池和电机的投资机会大于材料领域,2010年-2012年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市场容量将会在130亿元以上,电池领域的市场容量在190亿元,而材料市场的容量不过是30多亿元。”光大证券分析师袁瑶认为。

“动力电池行业从无到有,市场容量从目前的十几亿元到2012年的约325亿元,巨大的增长空间使得相关公司有理由享受高估值。”申银万国分析师王华也认为电池环节是最大的受益环节。

从产业上来看,材料领域距传统产业的路径并不远,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兴产业,而电池、电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却是一个仍在探索的技术。而下游的整车厂,由于目前尚处于试水阶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受制于成本过高,下游销售依靠政府采购、补贴,短期内不能产生盈利已是必然。

“当然如果从风险上说,上游材料和中游电池的差别也就出来了,中游电池企业要承受更多的技术替代风险,材料领域相对较小,比如中信国安,如果以后电池不用他这个材料了,他也不会遭受很大风险。但巨资投入的电池厂商则不然。比如说,现在两条路线镍氢、锂电池,大家公认锂电池的优越性要高一些。坚持镍氢路线的上市公司能否实现增长就成疑问了,如科力远。”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经理谈及自己的投资思路。

电机领域现在已为机构普遍看好的是大洋电机,其已经是大洋北汽福田、大连客车、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等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主要供货商。根据各城市上报发改委的规划,2012年前,以上4个城市合计将推广新能源客车14000辆。据测算,仅北京市今年就将有近千辆电动环卫车和500辆以上新能源客车上路,因此大洋全年将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1.5亿元左右,贡献净利润0.3亿-0.4亿元。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伊始,大洋电机已经可以实现利润落袋。

责任编辑:xj
首页   1  2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