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谁为错误买单? 比亚迪"裁员"调查
2011-9-14 10:04:00     网易汽车    
关键词:比亚迪,裁员

贾新光还说,与国外发达汽车工厂相比,比亚迪工厂员工数量很多,机械化程度则较低。在员工成本不断增加后,比亚迪以低价冲击市场的产品销售模式将受到冲击。

招商证券汽车分析师汪刘胜认为,比亚迪营销部门人事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不属于大幅度裁员。但他同时表示,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短期难以迅速回暖,比亚迪股价前景仍不乐观,并不排除跌破发行价的可能。

分析师曹鹤也认为,目前比亚迪的人事调整只是表象,实际上映射出的深层原因是比亚迪业务发展需要转型。

比亚迪转型势在必行,王传福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点。随着大规模裁员、资金短缺和销量下滑,比亚迪开始战略回调:降低年销量目标,不再追求100%的高速增长;停止经销商网络的快速扩张,保持1000家左右的水平,减少对经销商压库;同时率先开启大规模降价风暴,对旗下产品进行全线优惠。而在传统汽车领域,比亚迪也告别了野蛮式的增长,开始在先进发动机与变速箱技术上进行投入,注重从量到质的变化。

车型上,也不再只是一味单纯追求由“低价带来的量”,S6、G6(9月份上市)为等相对的高端车型开始作为代替F3作为主打车型。

据被裁的多位比亚迪员工表示,“这一两年,确实感觉比亚迪在变,在转型。”甚至,他们还举例子说,“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汽车的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自己开发制造的,夹具就更不用说,我们很难想象,今年公司竟然花了3000万元,在外买了一套夹具设备。”

“在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不可想象的还有,“还有比亚迪在车型研发试验上的投入,早前推的车型,很多都是没有经过长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多种测试而匆忙上马,但现在的新车型基本推出的时间慢了很多,也会进行各种测试、实验,(比如极度低温、酷热环境下的测试),最后才推出上市。”

一位接近原销售总经理夏治冰的比亚迪员工告诉网易汽车,“表面上夏的离职称是因为累了,实际上原因挺复杂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一些销售思路上,王总(王传福)和他有很大的分歧,他也要为错误的销售政策买单。”

事实上,今年以来,夏治冰曾在多个场合一再表示,过去7年比亚迪盲目追求增长速度,对投资人的把控力缺失,现在正努力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夯实基础,并将这种改变称之为“二次腾飞”。

据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比亚迪的经销商网络数量就开始下降,从一千多家降到现在的九百多家,这个数量还将下降。而且比亚迪已经停止了开新店的申请。”

据了解,截止到2010年年底,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大众(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其在中国的4S店数量也不过是近千家。(上海大众有630家、一汽-大众403家)

对此,到现在王传福似乎才突然清醒,他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说,“大众产能是比亚迪的两三倍,销售队伍却比比亚迪少,所以裁员在所难免。”

他还感叹道,“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却从外界得到了不好的反应”。

看到老板称裁员是“做正确的事”,多位被裁的比亚迪员工这样回应,“销售公司架构臃肿,人员过多,是不争的事实。裁员,我们是理解的,甚至我们是可以支持的,但我们不允许公司任意剥夺我们员工的权益,不能单靠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走。”

“我们是比亚迪员工,我们是大学生,我们是人,公司早年做出的错误的决策,不应该由我们来买单。”

责任编辑:xj
首页  前一页   1  2  3  4  5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