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2011-1-26 9:17:00     盖世汽车    
关键词:汽车行业,腾中收购悍马,本田罢工

★遗憾之NO. 8

——《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年内出台成泡影

事件:2010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以2004年会同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为基础,起草了《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之后,相关部门将汇总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部分具体条例进行适度修改与调整。然而被业界普遍期望能在年内出台的该条例,从目前来看,已成为泡影。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点评: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也日渐引起重视。尤其是受丰田大规模召回的影响,业界对国内有关汽车召回方面政策缺失的担忧加重。在此背景下,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出台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期间,包括中汽协在内等机构也纷纷建言献策,希望进一步完善该召回条例的具体细则等。在业界普遍认为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整和修改后,希冀该条例能在2010年正式出台,但是截止到目前,其“难产”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该召回条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主要基于两点:其一,目前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只是部门规章制度,并无相关的法律法规作支撑,管理部门对企业没有强制执行权力,以致一些缺乏召回意识的企业出于种种原因考虑不愿实施召回或未能及时充分地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其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产品召回的批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公布的数据,2010年前至11月,中国各大汽车厂家在国内实施召回近百批次,而在2009年和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近50批次和近30批次。正是由于高频率的召回,如果再不出台强制执行的召回政策,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召回法规相比,该召回条例在对企业的处罚措施和力度仍不可同日而语,但仍是一次非常值得肯定的立法进步。只是,希望该条例能尽快出台,不能沿循汽车三包政策拖宕至今仍未出台轨迹。

★遗憾之NO. 7

——郁向东“间谍案”

事件:2010年11月17日,美国联邦法院宣布前福特工程师郁向东(被铺前其供职于北京汽车研究院)在法庭上承认曾从福特盗取商用机密,其犯罪罪名成立。郁向东为此将被判78个月的监禁,处以最高15万美元的罚金,在所有刑罚完成之后郁向东将被驱逐出境。接受服刑时间为2011年2月23日10点起。

2010中国汽车行业十大“遗憾”事件

点评:作为拥有在美国福特十年工作经验的技术高管,郁向东以商业间谍的罪名被美当局批捕令业界错愕的同时更多的是痛惜。如美当局批捕郁的罪名属实,其违约或非法将自己在国外了解和掌握的技术资料拷贝带回国内确实不该。但是至今我们所能获取的信息渠道基本都是福特或者说是美当局的一面之辞,并且疑点重重未得到完全释怀。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尤其是入世后有关围绕知识产权的国际纠纷一直时有发生,但中外双方的基本诉讼主体都为企业而非针对个人。郁向东的被捕,确是海外企业将矛头直接所向了个人,无论个中原因是否真实,其被最终定罪的结果很有可能将中外在知识产权的纠纷升级到另一个高度,其中国内一些企业通过“海归”直接引进的部分科技成果存在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已不容忽视。此外,不排除今后在国内车企海外并购的谈判中,外方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做文章,提高国内车企海外并购的门槛及增加收购成本。

另外,多少令我们感到些许遗憾的是,郁向东自2009年10月被捕后,作为其东家的北汽方面一直极力撇清与其关系。至少我们并未透过公开信息看到在郁的诉讼期间,北汽方面究竟作出过何种努力尽力为其争取利益,至始至终郁向东似乎都是在“孤军奋战”。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郁向东案是否会影响部分海归回国,投身自主汽车知识产权研发的积极性,我们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fs
首页  前一页   1  2  3  4  5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