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模糊搜索  
中国汽车企业研发能力:成就、问题、对策
2009-6-4 9:26:00     选车网    管学军
关键词:汽车企业,汽车研发,汽车工业



二、当前的问题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

《报告》指出:“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对企业效益的增长做出了贡献,但一些企业出现产品开发业绩增长与经济效益增长不协调,过度开发和开发不足并存的状况值得关注。”这种问题与当前产业所处的市场将诶够密切相关。

就市场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同时有如此众多品牌的产品同时参与竞争。据统计,到今年5月末,在我国乘用车市场上,仅国产车就有866款各种品牌的轿车、268款SUV和179款MPV同时参与竞争,生产商涉及到国家统计分类中所有的所有制形式。根据经济学的定义,我国汽车产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没有垄断者,因此在研发投入方面,企业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企业若不能在创新方面抢先行动,它的一个或多个竞争对手可能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降低成本的新技术,将其挤出市场。为了短期利润和长期生存,企业始终处在通过创新改进产品、降低成本的压力之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只能获得正常的利润,他们持续为大规模研发提供资金的能力有限。

在经济学所描述的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在研发方面的表现与我国汽车行业所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吻合。从企业规模上说,我国无论一汽还是上汽,虽然在国内属于最大型的汽车企业,但在跨国公司面前还是小企业。即,在这个市场环境中,有企业积极研发的动力,也有规避研发带来的风险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创造一种新的研发模式,使企业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在经济学所描述的“最优市场结构”中,最大的4家企业占有行业40%~60%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为创新型小企业,无论产业集中度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研发的投资水平都将下降。而目前,我国轿车和SUV、轻微客、大中型客车、情形载货车、中重型载货车行业,在产业集中度方面与“最优市场结构”比较吻合。但从《报告》所描述的企业研发能力看,我国的多数企业很难定义为创新型企业。所谓创新,是指首先成功地在商业上引进一种新产品、应用一种新方法或者创造一种新的企业形式。符合创新标准的小企业自然是创新型小企业,而目前我国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通常是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参与竞争,但这个低成本不是来自流程的先进,而是劳动力成本的低廉,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种低成本优势将随之消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汽车企业无论在现实的环境中,还是面向未来的环境中,与跨国公司相比都因为缺乏“创新”而处于劣势。即,我们的企业如果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失败的风险相当大。

《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资源要素方面,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资金资源、供应商资源、技术资源,政府、行业支持相对较弱,而最大的弱项在于人力资源和产学研合作。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应当从政府和行业支持入手,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所谓人力资源不足,实际上表现为,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快,汽车研发又需要如发动机的、变速器的、车桥的、电控系统等各种专业研发人才,而不是简单数量上的缺少。在资金方面,尽管调查显示不缺少资源,但如果在所有研发领域都投入,连跨国公司都支撑不起,何况中国汽车企业。

因此,鉴于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应将汽车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由政府推动,行业组织协调,形成中国的“PNGV计划”,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集中行业有限的专业人才,在各个领域展开共性技术、平台方面的研究,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速度,降低所有企业在专项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和风险。在解决企业对现实技术需求的同时,建立起汽车工业的国家实验室,并展开前瞻性课题的研究,为长远的、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产学研的结合方面,应从解决政府缺位入手,理顺产、学、研各自在产业中的位置,然后在新的层面展开合作。

在美国,大学的重点是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对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有很多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很高;前瞻性研究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方向性问题,避免走弯路,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的风险。或许,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的企业层面,每当谈到产学研结合的时候,企业通常有意无意地将大学和研究机构视为自己研发部门的延伸,有的企业甚至希望大学为其解决整车平台的搭建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方面远达不到与美国相当的水平,甚至存在着知识老化的问题。这是导致产学研结合难以破题的原因所在——需求与可能的供给不对称。而不对称点就是破题的突破口,首先应当让学校和科研院所归位——将精力的重点放在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课题的研究上;其次,企业在学校研究的课题中寻找与自己需求能够相结合的点,而不是让高校解决企业自身应当解决的、最基本的产品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技术与资本在新的层面上结合。而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归位,有待政府的推动。

《报告》中反映出了汽车企业在研发中的很多具体问题,但归结起来,一是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位置,以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企业在研发方面所作出的艰难的选择。二是汽车工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如研发人才不足、产品研发经验不足、开发投入和产出平衡点的控制水平有待提高等等,都是企业的成长之痛,随着企业的成长,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xj
首页  前一页   1  2  3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