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利空:中高级轿车越来越受到高档车价格下移的打压,难以支撑较高的价位区间,降价在所难免。
由于竞争不够充分,中高级轿车的价格区间较长时间盘踞在20万-30万元区间,甚至还有高于30万元的车型。但是,随着高档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但同为中高级轿车(B级车)的高档车如宝马3系、奔驰C级等车型的价格已经渗透到30万元以下,经过优惠后已经进入25万元区间;而且高档中的中级车如宝马1系、奔驰B级等市场价格纷纷跌入22万-25万元区间,无疑打压了品牌力不够强大的其他中高级轿车。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高级轿车继续降价是一种必然。
第四个利空:随着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种类丰富多彩,中高级轿车不再作为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
中高级轿车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群就是有车一族的“升级换代”。但恰恰是这部分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作为家庭用车,比中高级轿车低一个级别的中级轿车(A级车),无论节能环保安全,还是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如在繁华地段的行驶或狭小车位的停车等)都已经足够。因此,其中一些理性、务实的消费者在更新车辆时,不会轻易贪大而选择更大的中高级轿车,而是购买A级车中的高端产品,如高尔夫6、速腾的畅销,已经印证了这一发展态势。即便是添置家庭第二辆车,也可以购买A级车平台的SUV或MPV及旅行车等,途观、CR-V等车型的热销,同样可以佐证这一现象。
此外,近段时间,月度销售前10名或上半年销售前10名的车型里,已经没有任何一款中高级轿车。
第五个利空:在中高级轿车市场上,数十个品牌车型竞争的结果,很难再有“一股独大”或“三国鼎立”的寡头出现。
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形成,曾经留下过帕萨特、雅阁、别克、凯美瑞等多个近乎神话的市场表现。它们或一马当先,或三强争胜,都曾经引领过市场发展多年。但是,由于新竞争者的不断涌入,欧、美、日、韩,以及自主或自主翻新(如所谓的英伦车)中高级轿车新车的扎堆上市,加上老车型亦迟迟不肯退出,或原汁原味、或动感飘逸、或公务商务、或加长加大……精彩纷呈、美不胜收,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前不久,两款韩系车索纳塔、K5上市不久就大幅度降价,甚至还有被爆出销量存疑的;也有上市新车表面上订单排队、加价销售,实际上经销商仍有库存、街面上也看不见真车的,这足以证明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形势严峻。因此,以往像凯美瑞、雅阁动辄每月销售1.5万辆,甚至超过两万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