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新能源车补贴行不通 私购车仅800辆
2011-6-20 9:04:00     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新能源车,电动车

据工信部公布的《2010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2010年,以上车型年产量为7181辆车,平均每款车型产量不到40辆。

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国内大型汽车集团通过增发、IPO等融资超过250亿元,但并无一家车企计划将融资所得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项目。其背后原因在于,车企目前都背负着做大产销规模的巨大压力,目前新能源车发展条件并不成熟,短期看不到盈利前景,因此都不愿意大力投入。

类似上汽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其盈利情况在2010年创新高,现金流也较为充裕,并且还有百亿融资,按理说可以大力投入资金搞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由于看不到商业前景,只会边投入边观察,重点还在燃油车上。

长安汽车(微博)曾经大力研发新能源车,不过其2009年推出的一款混合动力M PV产品杰勋H EV,尽管顶着中国首款自主研发量产的混合动力轿车、国家“863计划”重大汽车专项等众多光环,但由于上市后市场反应冷淡,去年即被迫停产。

国内电动车领军企业比亚迪早在2008年底就开始推介其双模混合动力车F3D M,但多年来销量仅有365辆;去年6月,国家明确在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补贴试点后,比亚迪亦没有大力提升电动车产能,今年深圳等地出现了F3DM缺货的情景。

一些企业则抱怨,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和细则未能落地,使得他们不敢大力投入。上海中科力帆总经理陈晓海就曾表示,车企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主要障碍是政策不落地,企业不敢过多进行研发和投资,毕竟企业所承受的财力有限。

他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不够清晰,没有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以足够引导,且在技术标准方面也尚需完善。

政府声音

“在2015年之前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只是一个示范市场。”

实际上,尽管政府大力推广和补贴,但新能源仍然遭到市场冷遇,这提醒业界,新能源车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其产业化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亦认为,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之前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只是一个示范市场,是一个产品不断改进的市场。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张进华日前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说是战略性,一方面是表明它重要,一个方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它的技术艰巨性和挑战性,从全球总体上来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

是技术与成本的双向命题

张进华透露,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规划了“三步走”的产业化推进策略:2006年开始是市场准备期,2010年至2013年为发展期,在13年到15年,初步进入成熟期,要15年之后可以说是一个成熟期。

责任编辑:fs
首页  前一页   1  2  3  4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