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3·15到2011年的3·15,长达7年的时间,说了那么多次的汽车“三包”政策终究是没来。
有人说,这就好像是国家质检总局在讲一个“狼来了”的笑话。问题是,在“狼来了”这个知名的寓言故事中,最后狼真的来了,可是“汽车三包”呢?到底还来不来?
谁知道答案?可能连狼都不知道。
车主不得不说
车主:Roger 车型:华晨骏捷 车龄:2年
“汽车也是商品肯定要三包了,而且我觉得包退包换还是可以实行的,但需要有个三方的机构来协调,就是比如买家说车子有问题,卖家说没问题,那就需要一个买卖双方信任的三方机构来说了算。但现在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机构,这个机构还有一个责任就是当车子大规模发生问题的时候,由他来强制车场召回,国外是有的。现在售后保障是在定时定公里内保零件,但是更换或维修的工时大部分还是要用户自己出,起码这点在三包中应该省去。”
车主:黄骥 自驾车:帝豪EC7 职业:白领
“我从没有想过汽车三包这个问题,不过想想一般的商品都有三包,汽车也的确需要,而且它又那么贵,更加需要保障了。现在车辆都存在很多问题,我的车现在开到120km/h,方向盘就会振动,肯定是质量问题了,如果能包换,起码包修不用钱,那就太好了,像现在过了首保,下次去估计就得收钱了,但是这本身就是车的质量问题。”
车主:樊小姐 车型:两厢POLO 车龄:6年
樊小姐的POLO使用至今,一直按照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多年来并无故障发生,车况仍然良好。樊小姐在采访中表示,此前只听说过家电产品的“三包”政策,却从未听说过汽车“三包”,并误认为“三包”政策就是指目前厂方提供的免费保养服务。但她认为,汽车作为一件昂贵的商品,也十分应该纳入“三包”范围之内。
车主:周小姐 车型:两厢飞度 车龄:4年
周小姐购车至今,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车况一直良好。采访中发现,周小姐同样从未听说过关于汽车三包方面的情况。周小姐也支持推出汽车“三包”规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尤其是保修期内,如多次维修均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汽车厂商应该予以更换新车或者全额退款。
车主:唐小姐 车型:octavia 1.6L 车龄:5年
“汽车三包?没听说过,但如果能像手机那样子,在购买后一段时间内出现问题都可以退换的话,当然很好。”计划年内换新车的唐小姐表示,如果新车在三个月内出现非人为的故障,都应该允许换车或者退货,毕竟这说明了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还不到位。
车主:小瑜 车型:福克斯 职业:媒体人士
汽车"三包"?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如果有是最好的,现在只有在首保的时候对一些项目进行免费,如果真的牵涉到更换零部件可能就要钱,但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两次保养范围内出现问题,就包修包换那就太好了,我的车没开多久就觉得有异响,好像也不是大问题,所以一直没有去看,不知道要收多少钱,如果有包换那我肯定早去了。”
车主:雷先生 车型:骐达 车龄:7年
雷先生也算是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所以很早就在关注汽车“三包”的事情。雷先生认为,汽车“三包”服务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能大大增强品牌的口碑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不过他觉得目前的“三包”草案还有一些值得推敲和讨论的地方,希望能尽快看到正式法规的出台。
车主:谢杰 车型:标致307 职业:自由职业
“三包?肯定想有!有了法规,从制造商开始就会制造尽量避免碰触三包法规的商品出来;其次,购买这种商品,不需要与销售商讨论汽车质保方面的问题,法规上面已经有了,就算有销售商销售的商品出现问题,我们也有法可依。”
厂家有话说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
“汽车三包规定7年多来一直未能出台,其实背后也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毕竟汽车问题涉及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多方利益,而且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相关部门在怎样执行、执行力度等方面都需要对三包进行详细而完善的规划,这也是其迟迟未能出台的客观原因。”
汽车三包也是有关部门站在消费者角度上的,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这一点上,很多汽车企业其实目前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现在包括奇瑞在内的很多汽车企业都在抓质量、售后上做得很好了。所以,汽车三包相关法规也是对汽车企业进行规范化的指导,奇瑞也赞成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要求。
对奇瑞来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整个售后服务系统都有了很大改善,客户满意度也都有很大提升。无论在中国质量协会还是JDpower的调查中,奇瑞的售后满意度这几年都是有很大进步的,甚至超过了很多合资品牌。
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
“三包规定还是应该形成单独的法律法规,如果只是在消法和工商法中加强汽车维权的条款,则还是会导致汽车三包没有明确和细化的法规,到时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还难以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很多车企实际上做得已经比较“超前”了,所以汽车三包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有关部门应当广泛争取汽车厂家、维修站、消费者等多方意见,进一步完善三包规定。作为汽车企业,长城汽车是非常拥护汽车三包规定的。比如长城腾翼C30、哈弗M2等两款车型都是三年内完全免费保养,这个在其他品牌中都是没有的。三年期间,一辆车一般会达到11次保养,这样可以省下三四千元,这也是对汽车三包服务的扩展和升级
在召回方面,商玉贵认为自主品牌目前大多还不够主动,部分品牌甚至以此作为攻击竞争对手的手段,这导致其他一些自主品牌在召回上存在心理压力。他建议自主品牌们都能够贯彻有关部门在召回上的法律法规,不应该把召回看作一种负担。
经销商有很多话说
广汽丰田元丰凤凰店总经理 林坚
如果真要推行汽车三包也不会是大家对其他商品理解的那种三包,因为汽车和一般的商品有很大的不同,牵涉很多零部件、原材料、技术含量,而用车环境、车主操作习惯对车也有很大影响。而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机构、技术手段去鉴别是产品问题还是消费者的使用问题。车辆到客户手中,要经过车管所、上牌等,这些都需要配合来做。
东风本田恒通达店总经理杨伟新
现在没有专门的机构鉴定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人为使用问题,而且车辆都有保修期,有召回政策,一定程度上就在避免车辆自身的质量问题,会引发安全隐患,如果一旦推行,真出现车主要求退和换的,那这个责任谁来负担,将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东风日产东泰店总经理袁
汽车“三包”很难出台,因为推行的难度很大,毕竟汽车一定程度上属于奢侈品,非大众消费产品,由许多零部件和精密仪器组成,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一定是车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人为因素,很难去判断是否产品质量问题。再加上中国的诚信建设还不太好,难保没有人想整天开新车,这也纵容了一些人的心理,目前推行不太现实。
东风悦达起亚粤标店总经理张铁成
“汽车三包”最大的阻力不是厂家也不是经销商,而是没有法规,它不同于其他的商品,不具有个人属性,车上路前需上牌,一旦手续齐全就是私有产品,这个怎么退,退给谁,退回来就是个二手车。再说汽车是个很大件的东西,有很多零部件,其实最多只能实现局部三包。
长安福特福恒店副总经理张宏伟
除非个别厂家要打出差异化竞争才有可能推出“三包”服务,但从目前来看,谁也不会有这个想法。那除非是政策强制执行,但会产生很多问题,一般的电子产品如果坏了去退,厂家重组一下零件还是可以成为新机去卖,但汽车不可能再拆了重组去卖,包退包换很难。
2004年12月30日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于2004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当时参与组织起草“草案”的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官员向媒体透露,“‘汽车三包’正式的规定会赶在2005年‘3·15’之前推出。”
2005年9月16日
中汽协秘书长张伯顺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三包”触及的利益层面太多,估计很难顺利出台。他说,“三包”政策今年落地肯定没戏,明后年能推出就不错了。
2006年依旧等空。
2007年3月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工作研讨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副司长王立昕透露,汽车“三包”规定的意见征求工作已接近尾声,有关各方在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上已基本达成一致。届时,消费者因质量问题要求退车将有法可依。
2008年依旧等空。
2009年3月9日据媒体报道,全国质检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其中提到:加快《汽车三包规定》等规章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2010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新条例以2004年出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为基础修改。草案规定,国产、进口车生产商将统一遵此条例。相比旧规,《条例》最令人关注的是加大了处罚力度。但其正式颁布实施同样遭遇了与汽车“三包”一样的难产,还被一些媒体评为“2010年十大遗憾事件之一”。
2010年12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三处处长谢鹏鸿在公开场合透露,“三包”政策已经进入深入研讨并正在着手制定可操作的细则规范,“有望在明年(2011年)上半年出台”。谢的此番表态,将“三包”政策的出台时间锁定在2011年上半年,令业界似乎再次看到早已淡出大家视线的政策有实施的可能。
2011年3月15日
依旧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