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也“三包”?听起来不错!从2004年起,每年都能听到此类呼声,至今七年。今年传闻再起,几经打听之下,多方传“年内出台”,但7年已过,又来一个“年内出台”,不知真假?
难产七年之久的汽车“三包”早已今非昔比。
2011年中国汽车消费将突破2000万辆大关,2004年只有400万辆,7年前的总销量仅只当下一个零头。中国汽车高速增长之下有不少隐忧,一个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是:不论中国,全国汽车质量并无太明显进步,相反近年出现的动则千万辆的全球大召回此起彼伏,汽车质量堪忧。
时值一年一度的“3·15”,各种汽车投诉向媒体扑面而来。
中消协公布的2010年投诉情况显示,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是汽车,投诉量达到1.4万余件,同比上升51.1%,创历史新高。广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的数据披露:在2010年广州十大消费投诉中,有关汽车的排名第四,接到有关汽车销售和售后的咨询、投诉共4239次,其中投诉2343宗,同比增长110%。
随着中国万千家庭驶入汽车社会,汽车投诉成倍的暴涨会是家常便饭。在强势的汽车厂家、经销商面前,弱势的消费者经常投诉无门。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护下,无奈的消费者才会转向向媒体、消协等求助,因此才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牛拉车”等杯洗具。
向媒体、消协等投诉,毕竟这只能满足少数人,权宜之计罢了。在此,我们呼吁法治,强烈建议汽车“三包”。
最新消息:各厂家已收到征求意见稿,8月或出台
2004年-2011年,历经七年之久的博弈,汽车“三包”依旧难产。
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采访中发现,包括长城汽车等在内的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大多已收到汽车“三包”规定征求意见稿。而正式出台时间可能是今年8月。但毕竟历经七年的折腾,年内汽车“三包”规定能否顺利出台谁也不敢打包票。
权责关系难确定
据了解,新的汽车“三包”条例与2004年前征求意见的“三包”规定(草案)有较大变化,将由之前的部门规章上升为国务院条例。届时,其法律效力和管理权限都将大幅提升。
但围绕在汽车厂家、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或将是汽车“三包”顺利出台的最大障碍。
曾全程参与“三包”草案起草修改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王前虎就表示,在前几次“三包”征求意见时,厂家的意见就很大。特别是在“三包”权利归属问题上,厂商与经销商的利益博弈很难解决。在2004年底征求意见的(草案)第五条规定:“汽车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这是整个草案的总原则,也是“三包”草案最受争议的焦点之一。因为这意味着经销商必须直接面对消费者请求。
这似乎让经销商有些委屈。有些经销商坦言:“经销商是负责销售的,但如车辆存在问题,往往受到直接经济损失的肯定是经销商,因为不管退车还是换车,厂家一般都要求经销商来执行,这样经销商会非常被动,所以如果在没有确定权责关系之前,我们希望千万不要推出‘三包’规定。”
没有专门部门负责汽车维权
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太多,而能够为消费者利益考虑、专门负责汽车维权的有关部门却没有,这就导致出了问题无处解决。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看来,至今国内没有权威部门或指定部门负责汽车市场中出现的维权问题,多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多渠道管理,使得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虽然业界期待一直悬而未决的汽车“三包”政策能在今年尽快出台,但“三包”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很大的复杂性。
苏晖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鉴定机构数量不多、费用高昂且程序复杂,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如果由生产企业自行进行检测鉴定,很难保证客观与公正。这就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权威认定。而具备这样性质的第三方机构一直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厂商还未做好准备
“我认为汽车企业根本没准备好,汽车经销商也没有准备好。”专家认为,目前经销商还停留在只负责卖车的阶段。而整个业界自厂商到经销商都还没有意识到消费者维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对于“三包”政策出台后如何执行,仍感到担忧。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宣传部部长商玉贵表示,汽车产品不同于家电等产品,其上万个零件来自于不同的配套厂,且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实行“三包”,对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直面消费者的经销商来说,操作、执行起来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实际情况是,目前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要走国税、地税、保险等多道程序,少了哪道程序都不能上路,就算是汽车企业同意退车或换车,如何将已缴纳的各种税费退还和重新登记也是难题。而且在目前的投诉中,很多质量问题都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并非产品瑕疵。目前,我国已出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完全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如果再实行“三包”,可能会出现很多恶性退换货的情况。“‘三包’是掩盖产品问题的手段,与召回制度相比是一种倒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说。
所以,业内一些专家建议,不妨更理性地对待汽车“三包”的出台,在举证难、鉴定机构缺失、配套法规和相关标准缺位等实施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汽车“三包”很难成为提升质量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