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中国黄标车仍存1700万辆 国补政策不完善
2010-12-23 9:33:00     人民日报    
关键词:黄标车,汽车政策

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金 艳绘

我国去年底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造成交通拥堵,其尾气排放也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淘汰高污染的黄标车(指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等污染严重的老旧车,成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淘汰黄标车进展缓慢

目前,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也逐渐成为二、三线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以北京为例,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苯丙芘、固体颗粒物等污染物,占到了总量的50%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控制氮氧化物排放作为约束性目标。据统计,黄标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74.5%,因此,淘汰黄标车是实现“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辆黄标车的单车排放量分别是国Ⅰ、国Ⅱ、国Ⅲ和国Ⅳ车的5倍、7倍、14倍和20多倍。淘汰“污染权重”极大的黄标车,势在必行。

然而,近年来,我国淘汰黄标车等高污染机动车的进展比较缓慢。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显示,截至2009年底, 全国有1700多万辆黄标车。黄标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四种主要污染物,分别占机动车排放量的66.1%、71%、74.5%和96.4%。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淘汰了10.6万辆黄标车,而其他地方加起来仅仅淘汰了包括黄标车和部分绿标车在内的10.6万辆高排放车。

我国现有机动车的报废标准按使用年限划分,大部分黄标车没有纳入报废之列,地方政府在淘汰黄标车工作中没有强制性执法依据,只能采取区域限行、经济补贴、宣传动员等手段,疏堵结合。专家表示,淘汰黄标车的进展缓慢,不仅影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同时也影响汽车工业和石化工业的发展。

“国补”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主要依据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即利用国家提供的淘汰旧车补贴及购买新车优惠措施,用旧车置换新车,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国补”方式。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还推出了“地补”方式,即由当地财政支出,为淘汰黄标车的车主提供鼓励性补贴。

责任编辑:xj
首页   1  2  3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