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北京城市拥堵日趋恶化,日均堵车5小时,拥堵经济成本更是居全国之首。不仅仅是北京,随着中国汽车的飞速增长,城市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
7月31日,在北京“十二五”规划市民建言活动上,来自南非的外籍人金玉米建议北京收取机动车进城费。 如何解决拥堵,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该不该限制购车
面对道路拥堵,是采取强制性的收费,遏制汽车上路?还是用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疏堵?对此,各界意见不一。
正方:
关宏志(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停车费提高可以增加汽车使用者的成本,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北京市采取调高停车收费价格的措施来得太晚了。调整出行结果和心理承受力有关,由于物价因素,现在调高停车收费价格对车主承受力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如果停车收费措施早几年出台的话,效果会更加明显。在交通需求管理上,北京采用了很多大胆尝试,其中长期采用限行措施为交通拥堵管理提供了范例。另外,限行后还应该关注、研究购买第二辆车的动向,应该像限制购买第二套房一样,对购买第二辆车进行限制。
反方:
毛保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交通治理的治本之法是调整交通结构,让大家选择资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但总体来看,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特别是地面交通的吸引力远远没有影响私家车主的选择,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开车出行。除了拥挤之外,公交缺乏吸引力的最大问题是出行效率低下,即出行的总时间比开车出行时间要长。虽然目前北京城区主要路段都设有公交专用道,在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的路面行驶时间要比私家车相对较短,地铁的行驶时间更短,但由于乘坐公共交通需要行走、等车、换乘等,降低了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率。
苏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最近,北京市政协城建环保委提出《关于机动车总量调控与需求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研究提出每年汽车增长量的控制指标;提高购置税,加大首次购车成本;实施按车位证上牌管理的办法;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实行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收费政策;通过收取拥堵费、排污费、环境税等手段,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抑制机动车需求。京城果真照此办理,对汽车市场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南辰(资深媒体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这一长期国策不能动摇。的确,我国大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但这是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经历过的,如果因为堵车,就放弃轿车进入家庭,这明显是因噎废食。而一些人近些年把公交优先与私家车发展对立起来更是不科学的。实际上,公交优先与私家车的发展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目前公交硬件建设远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开私家车出行恰恰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百姓出行方式的必要补充。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私家车的普及和公交建设的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政府部门发挥私家车在使用环节的引导作用是比限制购车更理性的决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城市在用车成本的阶梯化设置上严重滞后。例如,燃油税在成品油价格中所占比重偏低,多开车多缴税、少开车少缴税的思想没有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