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本田、北京星宇公司(北京现代供应商)发生的劳资纠纷让车企的用工隐忧浮出了水面。
日前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表明,近1800名业内人士中,有77%的人认为“外资零部件企业工资低是普遍现象”。而另外一份来自咨询公司的报告则称,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薪资增幅超过了10%,预计2010年薪资增幅还将在7%以上,在全行业里属于中上标准。
不过批评人士则认为,这个薪酬增长是以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上升48%为前提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幅上升,需要经常加班。一位合资企业人事高管也私下承认,超时加班、大量使用实习生、同工不同酬等行业潜规则在汽车行业大量存在。
同工不同酬
在合资企业占据主导的中国汽车行业里,中外员工同工不同酬是颇具典型意义的现象。
“外方”支援“合资企业的大量人员开支要隐性许多”,一位合资企业人事高管透露,同工不同酬现象在汽车行业普遍存在,更多的就是体现在外方的“洋劳务”输出上,这部分开支曾令企业难堪重负。一般来说,外方的“洋劳务”输出有两大类情况,长期工作、短期培训或技术支持。
该高管透露,“在我们企业里,长期工作的外方会拿高工资,我们以人民币计算,他们以欧元、美元计算。”在该高管所在的合资企业里,一般的中层外方主管的年薪大约在40万欧元左右,而中方同级别的高官年薪在25万至30万元人民币左右。
上述高管表示,外方还充分发挥其深谙国际贸易合作之道的特长,利用各种渠道增加收益。“洋劳务”这样的高工资,除了给个人提供高收入,一部分也是在给外方公司创造利润。
他透露,表面上外方员工会拿高工资,但实际上,这些工资中的一部分要上缴给外方总部。40万欧元中,实际上外方员工个人所得还不足20万欧元,加上各种补贴也就25万欧元左右,其他的则归外方总部所有。也就是说,外方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获得近40%的纯利润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