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于员工对工资不满而引发的纠纷,让车企用工问题成为了舆论热议的话题。
抛却此次事件中的社会性成因,单就当下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本田事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前,就有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的零部件工厂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此次事件中,工人所集中反映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基本工资低,工资并没有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而大幅增长;二是,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三是,薪酬结构不合理,中外员工同工不同酬,而普通工人和管理层的收入差别过大。
这些都不是某一家车企所特有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国车企,都有类似的现象,只是某些外商独资的日系车企更为突出罢了。
汽车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往,车企总愿意把其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回避了汽车作为老牌制造业的一面。车企中,特别是零部件企业,员工的主力还是生产一线的工人。但车企们在对待这些工人上,有着不愿明言的潜规则和弊端。
弊端一,大量使用非正式员工。车企在外宣传,大多都会强调其对生产一线工人的培训如何如何重视,而事实上,很多车企在生产线上的主力并不是那些接受过培训的正式员工。在很多车企(其中包括日系、德系、美系等合资企业以及民族车企),工人被分为了三类:正式工、劳务合同工和实习学生工。其中,正式工是与车企直接签劳动合同,劳务工是与中介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后再委派到车企工作,而实习工则由学校组织到生产一线工作。
此举好处是车企减轻了用工负担和增减人员的法律风险。另外,这三类工人同工不同酬,其中,劳务工和学生工是相对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在一些工厂,这两类工人的比重占到了50%以上。可以说,很多市场上的热销车型,是由这些与车企并无长久雇佣关系的劳务工和学生工制造的。
弊端二,工作强度大、加班是常态。目前,主力车企的产能普遍不足。但在经历了2008年、2009年汽车市场从波谷到波峰的动荡后,车企并不敢贸然扩产、招工。因此,很多车企采取的办法是加快生产节拍、两班倒。这直接导致了工人工作强度加大。一线工人们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十小时,十三天才能休息一天,上夜班的要工作到清晨三四点才能下班。
这种用工方式可以让车企降低工资成本,但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增加了产品质量隐患。从理论来说,正常人在凌晨时的工作状态是很难保持清醒的。甚至,个别车企出现了夜班工人工伤、猝死等不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