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蓝皮书》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陈清泰要求企业慎重对待“抄底”问题。
陈清泰认为:“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时候了,但是这里面有机遇也有很大的风险,特别在国际并购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而并购之后的融合困难更大,特别是中国的企业,过去一直在国内经营,与国际接触相对比较少。你出去并购了,百分之百的所有权在你手里,但是与企业的管理制度、职工管理体系能不能融合,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呢?至少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有条件不排除可以走出去参与并购,但是一定要非常审慎,非常理智地做,冒然这样做不会有好效果。”
他总结说:“从历史来看,80年代日元升值以后变得很值钱了,日本企业几乎要把整个美国买下来,但是最后日本也没有得到好结果,几乎完全败了。我们中国这方面在前几年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刚才张博士讲了,我们国内管理能力最强的上汽并购韩国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不是我们没有钱,而是在文化、理解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不能说是成功的。像TCL并购汤姆逊也是如此,所以这方面要非常审慎,目标要非常清晰,要充分研究并购之后融合的机制能否出现,将来的互补关系能否真正建立,在这方面要做仔细的研究,要提100个问题充分回答以后才能加以考虑,冒然这样做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他语重心长地说:“也许对有些目标企业相对小一点,或者我们比较优势更强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文化上有可能融合,这时候成功率可能高一点,但是很成熟的大公司,如悍马、沃尔沃等,我认为中国企业还是慎重为佳。假如我做董事经理的话,即便一美元卖给我,我也不要。”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补充说:“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现状,大家看在过去十几年,二十年汽车行业大的并购案,特别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并购案,华尔街曾经做过统计,这个并购案的70%是失败的,当时戴姆勒并购的时候曾被誉为是天堂上的婚礼。合并以后的综合效益不高,反过来是企业文化的问题影响了发展,所有的并购都会发生这样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