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开发模式 多条路并进
2011-11-7 15:04:00
盖世汽车
关键词:自主品牌,核心技术
第三种:介于买来和自主之间的 cloning 模式—— 一汽奔腾、海马海福星等
这个模式的核心是以外方合作者的现有车型为基础, 开发自主品牌的衍生车型。一汽奔腾项目基于马自达6平台。 底盘和发动机都借鉴马自达的技术。奔腾项目耗资不菲, 据披露的数据,总投资在8亿到10亿人民币之间。
2008年销量达到了5万多辆, 在自主品牌中算是有不错业绩的中高端车型, 但相对奔腾的巨大投资而言, 商业上这个款车型是否成功打了个大问号。 海马的海福星项目基于马自达303的成熟技术 。海马早先和马自达合资生产303,取名福美来; 这款车相当成功,和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并列为汽车业“新三样” 。
海马和马自达分手之后,推出海福星, 基本上和原来的福美来完全一样, 只是换掉了马自达原装进口的发动机,改用更加便宜的国产的4G1 8三菱发动机 。海福星销量不错,2008年大致在6万和8万辆之间, 是海马汽车的主打车型。
cloning 模式短期能支持销量,但对长期获取汽车技术、 增强开发能力帮助有限。一汽奔腾项目耗资巨大, 但难以形成完整的、平台共享的各车型开发体系。一汽自主品牌在A 0、A级车市场未来两年内没有新车上市。海马1.6升自主发动机 开发迟迟不能完成,项目时间表严重拖后。1.6升自主发动机据称 得到授权模仿马自达发动机技术 。海马汽车缺乏规模,在中国车市越来越边缘化。
责任编辑:xj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1.6L性价比排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