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水平比较
在比较J.D.Power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CSI)时,由于奔驰和宝马缺少足够的历史得分,反而凸显了奥迪品牌(表6)。2006年和2007年蝉联两届得分冠军,2008年落后奔驰4分屈居亚军的成绩足以展示奥迪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成熟表现。相比一贯表现优秀的奥迪,奔驰和宝马两位德国兄弟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奥迪在售后服务方面领先。从得分和排名的对比情况就可以看出,奔驰和宝马都在各自的服务领域取得不小进步,其中奔驰更是一举拿下2008年CSI得分第一名。
表6 2006~2008年度CSI得分对比 | |||
年份 | 奔驰 | 奥迪 | 宝马 |
2006 | 未进入前10位 | 834(No.1) | 未进入前10位 |
2007 | 未进入前15位 | 828(No.1) | 812(No.10) |
2008 | 854(No.1) | 850(No.2) | 832(No.7) |
2008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大有改观,汽车企业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CSI)较2007年相比提高了12分(详见表7),达到815分(满分1 000分)。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主要以维修前接待服务、硬件设施、维修阶段服务、人员技术水平、配件供应、维修后服务、服务时效性和费用为测评指标。CSI得分的提高表明用户对经销商的保养和维修服务的满意度提升。
品牌历史
奔驰在中国
198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2006年奔驰将中国总部迁至北京。早在2005年8月,由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在北京正式成立,正式揭开了奔驰轿车国产的序幕。
奥迪在中国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一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成为合资汽车企业中豪华品牌的代表。1996年,奥迪在北京设立了售后服务部。奥迪的技术人员常驻一汽的一号服务站,除提供技术支持外还对中国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同年,奥迪在北京建立了一支由汽车销售、市场开发、公关和售后服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促进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宝马在中国
宝马集团的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市场。1994年4月,宝马集团设立北京代表处,标志着宝马集团及其旗下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3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是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从事宝马品牌汽车的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