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8月份颁布的相关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轻型汽车在销售时要粘贴“油耗标识”。由于标识的综合数据区别于厂商的“理论油耗”,因而在推广过程中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业内专家表示,油耗检测标准的制定是否公正权威是关键,标识的油耗要想让人信服,必须采用科学的流程和有效的监督。
“油耗标识”新规受到市场认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8月份颁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在国内销售的国产或进口、最大设计总质量在3500公斤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都已在销售时粘贴“油耗标识”,并标注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如今走进4S店,被贴在挡风玻璃上的大大黄色单子和一个个加油机的标识便会第一时间映入人们的眼帘。该标识采用统一的黄底黑字,上部标明该车型的生产企业、车辆型号、发动机参数、排量等,中间列出了市区、市郊和综合三种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
不过,记者发现,也有一些4S店并没有如期在车上粘贴“油耗标识”,只是把该标识连同汽车资料一起介绍给前来看车的消费者“顾客难免嫌醒目的黄色标签有碍美观,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商家因为前后油耗数据相差太多而心虚。”保利星徽梅赛德斯奔驰店的销售顾问向记者表示。据这位销售顾问介绍,目前,店里的新车都已经粘贴了“油耗标识”“而且我一般都会建议客户认真了解并协助宣扬新的‘油耗标识’,工信部发布的油耗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与消费者日常使用时的感觉相差不多。广泛的社会认知度不仅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节能汽车,还能促使汽车制造商开发更加节能的车辆。”他说。
一位顾客告诉记者:“原本就准备购买一辆低排量的轿车,就是在油耗问题上有些弄不清楚,国家统一的‘油耗标识’,总比厂家给我们的理论油耗可靠得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粘贴“油耗标识”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情,至少让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能够明明白白,不再被所谓的理论油耗所忽悠。
标识数据从何而来
目前,工信部已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首期对105家企业5923个车型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据了解,按“油耗标识”管理规定,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数据是包括销售新车在市区、市郊和综合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相关测定方法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采用模拟试验工况,分市区、市郊两部分,分别模拟车辆在城市市区道路和市区以外其他典型道路条件下的行驶状态。通过测量车辆在上述道路模拟循环下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从而计算得出市区、市郊和综合燃料消耗量。
- ·轿车0.8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28:00
- ·轿车1.0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1.1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1.2-1.3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1.4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1.5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1.6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2.0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2.3-2.4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 ·轿车2.5L排量燃料综合消耗排行
- 2009-6-18 9:33:00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