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中国应尽早参与车联网标注的制定
2011-12-14 9:30:00     选车网    管学军
关键词:奥迪,车联网标注,智能交通,汽车安全

前不久,一个朋友向我炫耀他的手机,他说:“我可以联系到周围任何不认识的人,你可以通过手机定位,直到他/她在哪个方位,距离我多远;可以和他/聊天;可以找到周边的饭馆、加油站、银行等等。”这就是我们感觉很时髦的移动互联技术,但如今欧洲人已经开始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汽车了,形成了车联网系统,并为此制定了共同的标准。

几年前,车联网技术的研讨会上,各企业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和智能交通的解决方案,但他们受困于采用谁的解决方案问题。或许是受欧盟意识的影响,欧洲各个厂家形成了跨企业、超越国界的技术联盟,形成了共同的开发语言和开发标准。这样,各厂家开发的汽车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运行。而中国似乎尚未加入中国系统,在所有院校、研究机构、厂家的产品和技术讲解的活动中,也从未听到类似的技术与应用,只是跨国公司一次次将中国的记者邀请到国外去参观。

11月下旬,奥迪邀请中国记者参加奥迪科技日,展示了奥迪在车联网技术方面的成果。在奥迪的统计中,引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原因中,人的误判占到90%,环境、气候问题占到大约6%,汽车和技术的缺陷占大约1.5%。而车联网技术就是基于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辅助性支持,以减少那90%误判造成的交通事故为目的智能交通系统。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将所有的车辆联系在一起,在很近的距离内的问题则用探头与线控技术来解决。


武功与抢的对决

中国的武功天下无双,但练成一身好功夫少则几年,多则一生。但自从枪支大量使用后,练武的人大幅下降了,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汽车也是一样,很多人都乐于练就一身操控汽车的好功夫,以在车海之中如鱼穿梭,可以避开别人躲不过的危险。而奥迪如今研究的是,让更多没有如此功夫的驾驶者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通常事故发生的过程是这样:正常行驶——潜在危险因素出现或危急行驶状态出现——碰撞——事故后。奥迪的工程师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个过程修改成:通过舒适的功能为驾驶员减少负担——信息通知、警示、系统接入以避免事故——自主控制、被动保护,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有些系统已经在车上应用了,例如雷达探测前车距离,在安全的范围内系统接入减速,防止碰撞的发生。而奥迪要做的是,通过雷达扫描来判断前方的路况,借以判定驾驶员是要接近前车并突然转向并超车,还是判断失误,如果确认是驾驶员判断失误,那么车辆将在安全的距离内紧急制动,无需驾驶员接入。当然,这套系统同时可以让驾驶员感知后方车辆和自己的距离,对被追尾的可能做出预判。再就是超视距的预警系统,让驾驶员能够提前预知前方出现了问题,尽早做出判断。

这种系统的应用,将大幅度降低驾驶者操控汽车的难度,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当然,这套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人控制汽车,而不是系统控制,系统只是人操控汽车的辅助系统,系统不是汽车行驶的主宰。

责任编辑:xj
首页   1  2  3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