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每当提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说法时,很多人认为,这与合资企业没关系,因为他们生产的不是自主品牌企业。有一件事或许能够改变你的看法,那就是新宝来成功后,大众集团总裁看过新宝来后,从中国带走了新宝来驾驶员的座椅和车内顶,因为这两件东西是中国创造的,达到了大众的质量标准,但成本却明显低于大众的标准。
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中,零部件企业已经参与其中了,他们不仅要参与标准的制定,还要按照标准将产品制造出来。比如一个座椅,其中包含了537个零部件,这些零件每一个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与技术要求。开发时要求既不能很重、很强,那样会让乘员受伤,但也不能太软,不能折断,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而一部合格的座椅就需要符合这个看似矛盾的要求。富奥——江森总监白贵喜介绍说,当初因为富奥座椅的成本大大低于大众的座椅,大众认为这个成本造不出合格的座椅来,甚至因此判定富奥的座椅不行。但经过长达2年5个月的艰苦攻关,富奥用与大众不同的设计思路,在一汽大众工程师的支持下,设计出了符合大众要求的座椅。白贵喜说:“我们在新宝来项目上吃尽了苦头,但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造了历史。第一次在国际品牌的车型上用上了我们自主开发的新内饰产品;第一次在大众品牌的车型上使用了非德国本土研发的座椅骨架平台;第一次在大众品牌的车型上采用TPU隐型气囊支架,不仅增强了安全性,还大大降低了成本;第一个全面满足ECE R21头部碰撞吸能要求的更安全的气囊总成;建立了亚洲最好的气囊中心,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被动安全实验室。”
在新宝来的研发中,中德双方既有矛盾又有合作,由于新宝来开发是中方主导的,因此当发现德方对中方配套企业不理解时,德方技术人员被派往零部件企业蹲点,与零部件企业一同搞开发。最终,不仅开发出了合格的零部件,而且建立了互信关系。有的工程师被从中国派往南美后,专门跑回中国,找到他蹲点的零部件企业,要求为南美生产的大众车提供零部件配套。
由于新宝来只给了零部件企业具体的指标要求,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图纸,零部件厂在将指标转换为产品中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升华,在参与整车研发中学会了指标的设定方式,获得了自主创新的方式和路径,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奠定了基础。
如今,尽管一汽大众所研发的产品依然挂着德国大众的商标,在自主研发能力方面已经超过了新宝来开发的水平,这种能力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自主研发的领域更宽了;二是零部件配套厂参与研发的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形成了一只从整车厂到零部件厂的研发体系;三是一大批零部件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整车研发的能力,一些零部件厂已经参与到跨国公司国外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之中。只有建立了从整车厂到零部件厂的研发体系,才算有了自主研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