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上午10点,全国首次购车摇号在北京开始,17600个购车指标在首批通过的18万多个合格申请人中产生。于是,经过两轮筛选,21万多个申请人,变成18万多个合格申请人,再变成17600个购车指标。
按照摇号流程的相关规定,被选出的申请人代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共6人,成为电视和网络直播的男女一号,当然,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他们手下的数字。而北京首轮摇号之后的一连串数字也许令人更加关注。
除了这场“全民购车彩票秀”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有评论称:“摇号限车,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大都市弊病等社会问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度,从市井百姓到两会代表,从北京、广州到各级市县,对汽车的讨论热度一时无两。于是,北京“治堵”新政至少达到了全民关注的目的,而这或许也将成为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良好开端。”
还有声音称:“汽车,这个产业链最长的工业,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的发展状态,将成为跨国汽车巨头、合资汽车企业、国内自主品牌,以及行业领导、汽车专家和媒体共同关注的中心;北京的消费数据中,是否会如商务委预计的那样,限车政策将影响600亿左右的销售额,则成为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以后的每个月26日,除了摇号结果外,新车销售、二手车买卖、旧车置换、汽车租赁业务、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态、4S店的服务转型,也都将成为汽车业的关注焦点;同时,交通部门公布的“拥堵指数”,也将是专家和百姓关注的数字。治堵限车,利弊究竟如何,将在这些被关注的问题有了相对准确可信的答案后,才能客观定夺。”
其实笔者认为,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轻松地面对摇号,毕竟北京摇号的大方向是为了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而这也是我们所有北京市民的期望,这毕竟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一个开端,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供需矛盾、限制与发展、交通和环境、城市化与宜居性等与你我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将逐步得到满意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