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缓堵 北京无法立竿见影
2011-1-19 7:38:00         张宇星
关键词:北京,交通,缓堵
    去年年底,北京市出台的“缓堵”措施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也许才能达到真正的“缓堵”效果。


    北京市到底是在为谁“缓堵”?


    北京之所以成为“首堵”,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作为大国之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地位所决定的。如此众多的党政军最高领导部门、公检法司机关、部委局办、协会学会商会贸促会联合会基金会理事会、特大型央企、各地各企业驻京办,以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益慈善等等机构,还有各国驻华使馆、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再有,每年净增50万的人口数量、净增50万辆的机动车……这是国内外哪一个城市都不能比拟的。因此,北京市的“缓堵”,实在不是简简单单地为京畿之地的2000万市民“缓堵”,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在为全国人民“缓堵”。
    有人一再追问北京市到底有多少公车,北京市有关方面称4.9万辆,而央视报道有70万辆。其实,这也许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北京市所辖机构公务车的数量,而后者也许是在京所有机关机构的公务车数量。公允一点说,北京市自身的4.9万辆或许还是靠谱的,而在北京市的地面上到底有多少公车,牵涉到如此众多的上级或平级部门、军警机构,恐怕北京市政府方面根本就无从知晓,更无权“公开数量”。

 

    北京市的“缓堵”措施力度几何?


    北京市“缓堵”措施最直接的一个数字是24万辆的新车上牌量。然而,汽车市场和道路交通的改善,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首先,原先预计北京市在2011年一季度可能达到的500万辆保有量,由于“缓堵”新政的出台,或已提前达到。绝对量所冲到目前的高位,令北京市每日的堵车已成常态,即便是采取了每周一天(工作日)的尾号限行措施。
    其次,北京的道路交通拥堵,已经从每日早晚高峰时段,几乎拓展到整个白天的全面拥堵。工作时间的道路拥堵,绝大多数与上下班时间才出现的私家车干系不大。因此,大部分在京机构的公务用车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第三,北京市“缓堵”措施中有一条,“十二五”期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那么,同样处在严重拥堵的路段上,其他机关机构的态度和行动也将影响“缓堵”效果,他们能不能学习或效法北京市的做法呢?
    因此,在我看来,北京市的“缓堵”措施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身处京城的所有机构和交通参与人的共同努力,否则单凭一两个措施将无力回天。
责任编辑:zuizui
首页   1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