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行业
模糊搜索  
三高四低梗阻北京交通 车速或低于15公里
2010-8-24 9:34:00     千龙网    
关键词:北京交通,堵车,汽车

2009年7月13日,一场暴雨造成京城城市路网平均速度仅16.3公里每小时,这是目前北京路网速度的最低值。而如果不采取措施调控,继续维持数量高增长、使用高强度等“三高四低”现状,到2015年全市路网平均速度可能比这还低。

昨日,负责编纂北京交通“十二五”规划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广召能手,为北京交通把脉支招。

趋势 2015年开车一小时跑不到15公里

昨日,北京交研中心主任郭继孚展示一些数据:如果北京不采取相应措施,按照现有形势发展下去,到2015年,本市常住人口总量将达2000万人,突破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1800万人目标。这意味着市民出行总量迅速膨胀,日均将有6200万人次出行,平均出行距离11公里,增加12%。相当于,六环内每天多18%的人与您分享现有道路和公共交通。

中心城路网实现规划最大规模时,北京可容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670万辆。预计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可能达到700万辆,大大超过路网最大容量。“而当时中心城区道路网尚未实现规划的最大规模,如不采取措施调控和引导机动车使用,路网平均速度将低于15公里/小时,拥堵指数达到9.5以上。”郭继孚说。据了解,15公里/小时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步速度差不多。

问题 “四低”造成交通“三高”

北京的交通“三高”显著。首先高速增长,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东京实现这一变化用了12年,北京仅用了2年7个月,明年初有望突破500万辆;另外北京机动车是全球“最累”的,年行驶里程为东京的2倍,属高强度使用;最后,与世界城市普遍的机动车保有量中心城区低,外围高的分布态势相比,北京市400多万辆机动车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在六环范围内,高密度聚集。更重要的是,国外大城市中心区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小汽车出行比例从中心区向外围递增。而北京中心城小汽车出行比例在35%以上,与近郊区小汽车出行比例相当。

郭继孚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本市购买车辆的门槛低、小汽车使用成本低、绿色出行意识低、替代出行方式服务水平低等“四低”。

“四低”还给北京造成了其他问题。比如由于北京买车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在部分国际大城市买车前需提前购买停车位。目前,本市四环以里小区街道占道停车日趋严重,按照城市相应规范测算,即使新小区停车数量也几乎超标一倍。这势必造成便道和自行车行驶的空间严重被挤占。通过调查,44%开车出行距离低于5公里,而这个距离完全可以通过步行和自行车解决。大家舍绿色选择开车的理由是因为开车成本仅2.5元每小时,远低于上海和广州等。

另外,由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不断恶化,也成为诱发家庭购买小汽车的主要原因。

建议 因地制宜引导小汽车使用写入“十二五”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将是未来北京交通降“高”的重要举措。比如,城内应解决地铁覆盖不够,路网密度过低,很多地方公交车通不进去的尴尬,将目前支离破碎的公交专用道打通,连接成网。城内外的衔接上,可以效仿许多知名大都市圈,建立市郊铁路网,大站快跑,与开车进城比速度。

北京是多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潮汐现象非常严重,比如目前早高峰从南向北每个通道都是拥堵的。可以全盘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从源头打破堵点。

同时,郭继孚建议,未来,本市应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倡导绿色出行建设宜居城市。

责任编辑:xj
首页   1  2 后一页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