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外资零部件企业占优势的领域对比
2010-6-12 10:12:00
盖世汽车网
关键词:汽车零件,外资企业,汽车竞争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规模从1998年的9.1亿件增长到了2007年的39.3亿件,10年增长了4.3倍。而同期中国汽车生产规模增长了5.4倍,二者的增幅基本成正比。
据Fourin公司对200多种汽车零部件的统计分析,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量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总产量中的比重已从1998年的28.1%升至2007年的42.0%,并曾在2005年达到63.1%的峰值(见下图)。另外,从各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生产集中度来看,1998年,电动车窗升降器、差速器、进排气歧管、汽车空调等发动机和驱动系铸锻造零部件、功能及装备系零部件的外资企业生产比率较高,而在轮胎、仪表板等领域,外资企业当时的生产比率较低。
而到2007年,发动机管理系统及微电机等零部件逐渐从进口转为国产,由此形成3-5家外资企业垄断供应的局面。同时,原由外资垄断的电动车窗升降器,因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壮大,外资企业在该领域占的份额逐渐下降。
责任编辑:xj
12月轿车销量排行
1.6L性价比排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