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北京现代2009年第50万台汽车已正式下线,这表明北京现代已成为中国第四个年产销量达50万辆的汽车企业,同时也证明在09年北京现代已稳坐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与位列前三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大于10年达目标的成绩相比,北京现代只用了7年便达到年产销量50万台。
在2008年底,北京现代根据当年29.45万辆的业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仍以谨慎乐观的分析预测,把2009年年产量定在了36万辆,同比增长20%,但生产组织准备则是以40万辆计划安排。经过半年,其产销量均已超过25.7万辆,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北京现代三度更改年产目标,最终改为50万辆。而到2009年11月,北京现代就超前一个多月完成这个年产量目标。该数字与北京现代去年产量同比增长达93.7%,超过国内平均增长率一倍以上。
到底是什么能量,促使北京现代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新的跨越,新的辉煌?
应时而动﹒北现不辱使命
2002年12月23日,北京现代第一辆索纳塔轿车下线。这一刻,北京人45年的轿车梦终于梦想成真。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北京现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2003年中共北京市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突破口,加快现代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特别是壮大汽车产业,建设汽车工业基地,扶持现代汽车。
根据《意见》,北京振兴现代制造业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五句话四十个字,这就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市场引导、持续创新;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政府扶持、营造环境。
从此,生逢其时的北京现代纳入了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当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现代始终脚踩油门、加速前行,逐渐成为中国乘用车竞技场上的领先者,不断续写“现代速度”的神话。
2004年12月23日,北京现代第20万辆轿车在世人的瞩目中驶下生产线,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北京现代逆势飞扬。
2006年3月27日,北京现代第50万辆车下线。数量见证实力,品质造就奇迹。
2008年4月8日,伴随第二工厂的顺利投产,北京现代新的梦想开始远航。
北京现代已经从单一的汽车制造企业,向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拥有丰富产品系列、形成研发、制造、销售、物流等综合能力的全能型汽车企业成功转型。北京现代不辱使命,无论是企业建设速度还是产销业绩都创造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
红色动力﹒助推现代速度
对走过七年历程的北京现代,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概括为三句话:“品牌不强,企业强。企业年轻,能力强;历史不长,业绩好。”北京现代短短七年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助推北京现代不断前进的内部红色动力。
作为唯一一家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党组织对北京现代发展所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北京现代发展的成功之路上洒满了无数党员辛勤的汗水。作为时任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以战略家的眼光和胆魄为北京现代勾勒了未来蓝图,言传身教带起了一批敢拼敢打、冲得上打得赢、纪律严明、顽强拼搏的队伍。党组织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无论在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员工中,处处有着敢打硬仗的党员出现。
自进入09年以来,北京现代销量在1、2月3万多辆的基础上,3月份成功突破4万辆,4月继续高歌猛进超过5万辆,5至8月份保持在4万和5万的水平,并在9月份再次摸高6万辆。销量一年之内实现“三级跳”。
在2008年底,北京现代根据当年29.45万辆的业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仍以谨慎乐观的分析预测,把2009年年产量定在了36万辆,同比增长20%,但生产组织准备则是以40万辆计划安排。经过半年,其产销量均已超过25.7万辆,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北京现代三度更改年产目标,最终改为50万辆。而截止目前,第50万台汽车的下线,意味着北京现代超前一个多月完成这个年产量目标。该数字与北京现代去年产量同比增长达93.7%,超过国内平均增长率一倍以上。曾在业内享誉盛名的“现代速度”再次被北京现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北京现代成为09年中国车市新一轮增长中,表现尤为抢眼的品牌。
这些令人称道的成绩的背后,党组织的先进性在党员的表率下处处得到体现,他们不仅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并且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更是以身作则,用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工会组织和共青团,凝聚广大青年职工更加团结,鼓舞他们发挥更多干劲。
他们真正起到了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先进性。是北京现代当之无愧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