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买车的时候关注什么?无外乎几个关键点:价格、配置、空间、动力、省油和保养等。其中很多数据都是可以量化的,很容易比较,但有的数据就很模糊了,比如空间。而空间尺寸恰恰是中国消费者非常关心的因素,这从很多国外引进车型加长之后就变得很好卖可以看出,然而各位能得到确切的数据吗?
我们在研究一款车的时候,技术参数是必看的,但从国内的技术参数表中大家得到的与空间相关的数据只有外观尺寸,比如长宽高和轴距,而对于车内空间尺寸就无从得知了。即便是偶有一些网站标注出车内空间尺寸,但由于数据来源无从考证缺乏权威性,因此在比较的时候总是觉得不靠谱。于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媒体都用轴距来比较车内空间,但这么做明显是不科学的。原因很好理解,因为即便是轴距很长,但由于车身造型不同,车内空间会千差万别。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同样轴距的轿车和SUV谁的空间大,胜出者通常是SUV。而对于轿车与轿车之间,同样轴距和高度的传统造型轿车和Coupe造型轿车,后排空间肯定不同,Coupe造型的轿车后排空间要小一些,因此轴距对于车内空间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好坏。
国外汽车网站上标注的车内空间尺寸
说了这么多车内空间的问题,那么车内空间尺寸的关键数据有哪些呢?大家查阅一下国外的汽车网站就知道了,对于普通四门5座轿车主要包括:前排头部空间(FrontHeadRoom)、前排胯部空间(FrontHipRoom)、前排肩部空间(FrontShoulderRoom)、前排腿部空间(FrontLegRoom)、后排头部空间(RearHeadRoom)、后排肩部空间(RearShoulderRoom)、后排胯部空间(RearHipRoom)和后排腿部空间(RearLegRoom)。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头部、肩部、胯部和腿部空间。有几排座椅,就应该标出几排的数据。
由于这些车内空间尺寸的测量采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因此所得的数据具有很实际的参考作用,可以很容易比较出同级别车型车内空间的大小。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要想比较车内空间的大小只能去亲自感受了!
车内空间需要实际测量
其实国内很多媒体也都注意到车内空间尺寸的缺失,也都相应给出了一些测量办法。比如最简单的是让一个人坐进去,然后用拳头“测量”头部和腿部空间的大小。然而这个方法的可靠性能有多少呢?首先坐进去的人不同,测量的结果就不同。第二,座椅位置和靠背角度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会不同。由于仅靠照片体现出空间大小,这就给暗箱操作留有很大空间,比如测量前排空间的时候把驾驶座往后移,而测量后排空间的时候把驾驶座椅往前移,这样前后排腿部空间就都很大了!即便是实事求是的测量,如此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仅仅能起到参考作用,不具有可比性。
或许有人说,把国外的数据拿过来参考不就行了,毕竟国内合资品牌的车型都能在国外找到原型车。假如引进的车型和国外车型完全一样,那么可以引进国外数据,也仅仅能比较同级别车的空间大小,因为国外的标准和国内不同,作为测量标准的平均身材数据与中国人不同。而实际上国外的数据多是不能引入的,因为引进之后会参数数据会发生变化,比如国外很少有加长版,但国内加长版就很多,奥迪A4在国外就是标准的B级车尺寸,但到了国内加长的奥迪A4L已经逼近C级车的尺寸了!
《轿车客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JB4100-85要求测量的数据
那么为什么国内车型不标注车内空间尺寸呢?笔者多方查询,也没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于是主观臆断了一下。首先是国家没有统一的要求。国内车内空间尺寸的测量方法有些繁琐,大家查阅一下《轿车客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JB4100-85就会发现,这个测量过程很复杂,不是简单用卷尺就能测量出来的,既然国家没有统一的要求,那厂家就省去了麻烦。第二个可能原因是,或许有些厂家隐瞒自己车型内部空间尺寸的缺陷,以便在与同级别车型竞争中失利。造成这个情况出现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空间太关注了,很可能就因为空间的问题造成购买的取舍。
结语:
既然车内空间尺寸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技术参数,那么厂家就应该标注出来。虽然测量过程相对普通人繁琐了些,但对于汽车生产厂家来说是小菜一碟!因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强制汽车生产厂家标注出轿车内部尺寸,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