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不少媒体同仁一同参观了观致汽车的三款车的造型模型,其实能看的主要是造型和外观细节,内饰、配置等都还处于保密阶段。从2007年立项,到去年发布观致品牌,再到今年首次在经销商投资人、媒体代表面前亮相,观致汽车完全按照国际造车标准紧锣密鼓、踏踏实实推进项目,人才招募、产品开发、经销商招募、品牌推广都完全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律。
在观致极具国际化背景的人才梦之队逐步到位的同时,70多辆试制车也已经在全球各地进行道路测试,内部测试结果完全可达到欧洲5星安全标准,其他性能方面也与欧洲同级别车不分仲伯。在业界知名汽车大佬充当顾问的前提下,观致此前既定的先期80家经销商也都瞄准的是国内百强经销商(集团)。作为一家高起点的国际化公司,观致汽车的首次车型车展亮相将在欧洲,国内首次亮相应该会在明年的上海车展。2013年首款车型在中国和欧盟上市后,每半年将发布一款新车,电动车等新能源产品也已经在同步推进。
虽然目前车市处于此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但按照经济规律和中国车市的自身规律,2013年车市会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明年才上市的观致汽车应该会恰好赶上新一轮增长周期,但新一轮增长必然是微增长,而且与观致汽车同样觊觎这一轮增长的还有诸多外资品牌,它们的新产能也将在未来几年充分释放。比如3月份长安福特重庆第二工厂有新福克斯,5月底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开工,6月上海通用第四工厂武汉奠基,6月北京现代第三工厂投产,同样是6月,东风日产大连工厂动工,东风悦达起亚的第三工厂也已经起步,上海大众的新疆工厂也箭在弦上……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取得成功,观致汽车或许应重新定义竞争要素,也就是说,观致汽车应该向潜在消费者提出自己的“好车”定义,并通过产品建立全新的“好车”评价标准。
好车的标准是什么?至今我也没看到有人说清楚,考虑到汽车是一种商品,消费者的共同选择理应成为评判产品优劣的标准。但目前占据主流的仍然是工程师观点——工程师认为是好的消费者也应该叫好。而厂商内部实际执行的是高级管理者观点——领导认为好,消费者就应该叫好,很多合资公司在国内主导新车改款时,中外双方股东高层领导看完造型模型后提出的意见才真正决定了车辆的外观,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车的最终设计看出在任领导的审美品位。正因为目前对好车有这样的误解和误导,很多厂商宣称关注消费者需求,但实际上无论在产品升级还是市场推广中,发动机、变速器、轴距、气囊数量仍然被放在首要位置,但消费者正的需要大马力发动机、多速比变速器、长轴距和10个气囊吗?难道他们需要的不是加速感、节油、大空间和安全感吗?显然,可被车主感知到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的车辆性能特征才应该成为好车的判断标准。
欧洲车的造型是好车的标准吗?这个问题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是丰田还是现代,如果细看他们的产品开发介绍,不难发现他们都会拿欧洲设计甚至是欧洲人的设计作为产品卖点。从最近几年国内热销车型来看,大众汽车等欧洲造型风格的产品都在热卖。由全球汽车设计界大腕何歌特领衔的观致汽车设计团队显然更理解这种欧洲造型风格。没有此前车型平台羁绊的观致汽车完全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选择最有可能获得市场成功的造型来精雕细琢。从已经公布的三款车来看,其造型风格简洁独特,没有现代起亚的惊艳前卫设计,但非常耐看。从三款车的姿态看,三厢车视觉重心较低,侧面曲线很流畅,长宽比例很舒服。从工程的角度看,要把车拉长来增加车内空间是比较简单的,前后悬架不变只需要增加中部的长度即可,但要在原型车上降低车身或者增加车身宽度则比较难,正因为如此,合资品牌很容易完成轴距加长,但降低车身高度、增加轮距则很罕见。观致汽车是全新原创设计,完全不受原有车型平台的束缚,尽可借助最新设计和工程技术满足消费者对车内空间、操控感的心理诉求。在品鉴会上,不少媒体同仁对首次亮相的3款观致汽车的造型细节表达了各自的见解,我当然也不例外。比如我很喜欢旅行车的设计,侧面轮廓视觉感非常好,SUV设计也很协调,三厢车的尾部很耐看。至于三厢车的前脸,有媒体同仁认为镀铬饰条有点宽,但我认为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造型姿态协调,我不认为由经验丰富的设计、造型、工程人员开发出的某个外形细节会成为产品热销的障碍。
好车的安全标准是什么?观致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欧洲NCAP 5星评价。中国当然也有CNCAP5星标准,但近年来达到这个标准的自主品牌车即使在本土也未必能都热卖,从标准本身看,国内的NCAP标准低于同期的欧洲标准。正因为如此,好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达到更高的第三方安全测试标准。此前打算进入欧洲市场的自主品牌尚没有一款达到欧洲NCAP 5星评价,吉利帝豪EC7达到4星已经不易,欧洲5星除了高档车之外,基本被雪佛兰、大众垄断。按照目前观致汽车进行的内部测试,它完全能够达到欧洲5星标准,各方面安全性能评价基本与大众速腾相当,在安全配置方面则远远高于速腾,也远远高于其他获得5星的车型。从这个角度看,观致汽车不仅要靠权威的第三方认证获得安全卖点,在配置上应该还有独门绝技。观致汽车能颠覆靠气囊数量衡量汽车安全的标准吗?这值得期待。
上周和不少媒体同仁一同参观了观致汽车的三款车的造型模型,其实能看的主要是造型和外观细节,内饰、配置等都还处于保密阶段。从2007年立项,到去年发布观致品牌,再到今年首次在经销商投资人、媒体代表面前亮相,观致汽车完全按照国际造车标准紧锣密鼓、踏踏实实推进项目,人才招募、产品开发、经销商招募、品牌推广都完全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律。
在观致极具国际化背景的人才梦之队逐步到位的同时,70多辆试制车也已经在全球各地进行道路测试,内部测试结果完全可达到欧洲5星安全标准,其他性能方面也与欧洲同级别车不分仲伯。在业界知名汽车大佬充当顾问的前提下,观致此前既定的先期80家经销商也都瞄准的是国内百强经销商(集团)。作为一家高起点的国际化公司,观致汽车的首次车型车展亮相将在欧洲,国内首次亮相应该会在明年的上海车展。2013年首款车型在中国和欧盟上市后,每半年将发布一款新车,电动车等新能源产品也已经在同步推进。
虽然目前车市处于此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但按照经济规律和中国车市的自身规律,2013年车市会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明年才上市的观致汽车应该会恰好赶上新一轮增长周期,但新一轮增长必然是微增长,而且与观致汽车同样觊觎这一轮增长的还有诸多外资品牌,它们的新产能也将在未来几年充分释放。比如3月份长安福特重庆第二工厂有新福克斯,5月底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开工,6月上海通用第四工厂武汉奠基,6月北京现代第三工厂投产,同样是6月,东风日产大连工厂动工,东风悦达起亚的第三工厂也已经起步,上海大众的新疆工厂也箭在弦上……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取得成功,观致汽车或许应重新定义竞争要素,也就是说,观致汽车应该向潜在消费者提出自己的“好车”定义,并通过产品建立全新的“好车”评价标准。
好车的标准是什么?至今我也没看到有人说清楚,考虑到汽车是一种商品,消费者的共同选择理应成为评判产品优劣的标准。但目前占据主流的仍然是工程师观点——工程师认为是好的消费者也应该叫好。而厂商内部实际执行的是高级管理者观点——领导认为好,消费者就应该叫好,很多合资公司在国内主导新车改款时,中外双方股东高层领导看完造型模型后提出的意见才真正决定了车辆的外观,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车的最终设计看出在任领导的审美品位。正因为目前对好车有这样的误解和误导,很多厂商宣称关注消费者需求,但实际上无论在产品升级还是市场推广中,发动机、变速器、轴距、气囊数量仍然被放在首要位置,但消费者正的需要大马力发动机、多速比变速器、长轴距和10个气囊吗?难道他们需要的不是加速感、节油、大空间和安全感吗?显然,可被车主感知到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的车辆性能特征才应该成为好车的判断标准。
欧洲车的造型是好车的标准吗?这个问题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是丰田还是现代,如果细看他们的产品开发介绍,不难发现他们都会拿欧洲设计甚至是欧洲人的设计作为产品卖点。从最近几年国内热销车型来看,大众汽车等欧洲造型风格的产品都在热卖。由全球汽车设计界大腕何歌特领衔的观致汽车设计团队显然更理解这种欧洲造型风格。没有此前车型平台羁绊的观致汽车完全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选择最有可能获得市场成功的造型来精雕细琢。从已经公布的三款车来看,其造型风格简洁独特,没有现代起亚的惊艳前卫设计,但非常耐看。从三款车的姿态看,三厢车视觉重心较低,侧面曲线很流畅,长宽比例很舒服。从工程的角度看,要把车拉长来增加车内空间是比较简单的,前后悬架不变只需要增加中部的长度即可,但要在原型车上降低车身或者增加车身宽度则比较难,正因为如此,合资品牌很容易完成轴距加长,但降低车身高度、增加轮距则很罕见。观致汽车是全新原创设计,完全不受原有车型平台的束缚,尽可借助最新设计和工程技术满足消费者对车内空间、操控感的心理诉求。在品鉴会上,不少媒体同仁对首次亮相的3款观致汽车的造型细节表达了各自的见解,我当然也不例外。比如我很喜欢旅行车的设计,侧面轮廓视觉感非常好,SUV设计也很协调,三厢车的尾部很耐看。至于三厢车的前脸,有媒体同仁认为镀铬饰条有点宽,但我认为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造型姿态协调,我不认为由经验丰富的设计、造型、工程人员开发出的某个外形细节会成为产品热销的障碍。
好车的安全标准是什么?观致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欧洲NCAP 5星评价。中国当然也有CNCAP5星标准,但近年来达到这个标准的自主品牌车即使在本土也未必能都热卖,从标准本身看,国内的NCAP标准低于同期的欧洲标准。正因为如此,好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达到更高的第三方安全测试标准。此前打算进入欧洲市场的自主品牌尚没有一款达到欧洲NCAP 5星评价,吉利帝豪EC7达到4星已经不易,欧洲5星除了高档车之外,基本被雪佛兰、大众垄断。按照目前观致汽车进行的内部测试,它完全能够达到欧洲5星标准,各方面安全性能评价基本与大众速腾相当,在安全配置方面则远远高于速腾,也远远高于其他获得5星的车型。从这个角度看,观致汽车不仅要靠权威的第三方认证获得安全卖点,在配置上应该还有独门绝技。观致汽车能颠覆靠气囊数量衡量汽车安全的标准吗?这值得期待。
除了造型和安全,对观致汽车而言,更值得期待的是它的性能。发动机、变速器这些基础配置在不同市场都已经有自己的”好车“标准,比如近年来全球市场上,欧洲的涡轮增压和日系的VVT在各个市场上都展开竞争,结果已经见分晓,涡轮增压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最新的全球发动机榜单就是证明。任何新品牌都不可能忽视这种趋势,新车型上市如果连涡轮增压车型都没有,不可能去期待打动消费者。就变速器而言,竞争远未见分晓,CVT、DSG、7挡以上自动变速器都还代表不同的技术高地,手动变速器也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福特、通用、大众等欧美主流厂商的新一代车型看,双离合技术正在成为热门。虽然大众最近在国内市场因为DSG被”围观“,但这并不会改变全球主流厂商对双离合技术不断下注的趋势。观致汽车会采用何种动力总成?我认为要打动消费者,至少应达到跨国品牌同级别车型的中等水平,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必然选择,变速器也必须在现有技术高地上有一席之地。从发布会公布的内容看,观致汽车对其首款车型的内部测试表明,其操控性处于大众和丰田同级别车型之间,噪音控制和舒适性则与大众、丰田的同级别车型相当,无论操控还是舒适性,都远高于同级别自主品牌车型。从这个角度来看,观致汽车首款车型并不打算不计成本榨取动力总成潜力来成为同级别的性能领先者,恰到好处,适度领先更符合其品牌定位。
目前真正决定车主购买决策的未必是动力总成,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鲜有去比较发动机输出性能曲线的,排量和技术路线反而是消费者常见的比较对象,而这两者多品牌之间差异不大。所以,对消费者而言,是否选择一款车不仅仅是操控、节油、悬架舒适度等传统性能,充满科技含量的配置可能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因为配置可能正满足了消费者的兴趣偏好,这恐怕才是”好车“看不到的标准。
配置是不同车厂在产品设计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差异化最大的地方,也是最能反映用户需求的地方。目前看,全新换代的车型都会尽可能装备主流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全部配置,鲜见的配置创新也只是从高端车型配置的简化移植。我此前在微博上征集车主最喜欢的车辆配置,博友和我共同罗列的清单包括:1)自动驻车。2)副驾驶席左侧上方位置调节按钮(便于驾驶席调整副驾驶位置)。3)落水自动解锁。4)右后视镜来车提醒。5)便于插拔的SD卡音响。6)与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兼容的车载信息平台……事实上,这个清单可以列出很长,这个博采众长的需求清单如果能集中到一款基本的动力和安全性能达到市场平均水平之上的车型上,它没有理由不热销。
对观致汽车而言,它在配置方面应该有出众的卖点,比如同样是读取四轮胎压信息,在获知胎压不足时,观致的车型如果能够给车主更多指导性意见和帮助措施,这将比仅仅在显示屏上给出一个黄色感叹号更有卖点。作为全新品牌,观致汽车没必要比竞争对手提供更长的配置列表,关键是能有几个比竞争对手更酷的配置,或者配置相同但功能更酷,这是重新定义竞争要素的关键。我期待但并不指望观致汽车在如此短的时间就缔造出汽车市场的全新竞争要素,事实上,我认为,成为一个在欧美日厂商看起来”正常“的汽车厂商,推出在它们眼里看起来”正常“的产品本身,就能够保证观致汽车至少在中国市场活下去。但要活得更灿烂,观致汽车必须重新定义竞争要素,这是开辟竞争蓝海的必由之路——期待观致汽车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