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i —— 创意源自64年前
如果没有荷兰的大众汽车进口商Ben Pon,T1小客车可能就不会诞生,更不可能有日内瓦展出的这款新Bulli概念车,因为T1草图出自Pon之手。1947年4月23日,Pon在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幅紧凑型小客车的草图。这位荷兰人的作品不过是一幅简单的侧面图,草图中的汽车仿佛一辆大大截短的公共汽车,轴距则与甲壳虫车相当,车身上还写着字母“m”,代表“motor”(马达)。 就这样,全世界第一辆小客车诞生了。伟大的创意往往只需寥寥几笔。但是,要实现创意需要努力与付出。大众汽车的设计师拿着这张草图,创造了车头呈现独特“V”字型的经典车型。
新Bulli概念车循着最初的脚步,展示了最高效的空间利用理念。前端以独特“V”字造型搭配大众汽车标志,整车比例简洁凝练。此款概念车采用了大众汽车的全新设计理念,也绝非复古设计。由大众汽车集团总设计师瓦尔特•德•西尔瓦(Walter De Silva)和大众汽车品牌总设计师Bischoff领导的团队根据畅销车型甲壳虫、高尔夫I 和T1小客车的理念开发出了现代的设计DNA。
设计 —— 杰作的视觉解构
新Bulli车身长3.99米,宽1.75米,高1.70米。相比之下,T1小客车车身更长、更高,但宽度较窄。Bulli以2.62米的轴距充分利用了车身整体长度。另一突出特点是,该车的前后轮距达到1.5米,相对车身宽度而言相当大了。
前端:像之前的Samba小客车一样,Bulli也采用了双色涂漆;这款新车上采用的是红色和白色。发动机罩上的“V”字造型为白色。与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Samba不同的是,Bulli采用前置电动机,由前轮驱动。这套紧凑型集成驱动系统的主要元件包括电动机、高压脉冲逆变器(high-voltage inverter)和用于12伏电气系统的DC/DC直流转换器。
修长的双头灯、“L”型LED日间行车灯和在两侧外角呈倒“L”的LED转向灯呈水平布局,体现了大众汽车独特的设计DNA。LED不仅发光强、寿命长,而且能耗很低,是电动Bulli的理想照明装备。大众汽车的标志仍位于车灯中间的发动机盖上。标志下方水平布局的进气口分别通向乘客车厢、电池或替代型常规驱动系统。
最后,无缝集成在前端的保险杠完美收束整个设计。保险杠两侧是较大的圆形雾灯,中间是另一个进气口,黑色前扰流器居于其下,外形轮廓与门槛线条相吻合。
侧面:Bulli侧面采用了双色涂漆。“特征线条”(character line)以上的整个区域均为白色。白色条纹从前翼子板向后延伸到显眼的D柱,条纹以上的整个车顶区域均为白色。车窗的连续线条在白色区域间形成反差。纤细的黑色车柱采用2001年Microbus概念车上的造型,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的车门后视镜外壳从车窗线条中延伸出来。
“特征线条”以下是红色的车身区域。轮罩独具特色,门槛上方的车门表面经过进一步调整,头灯严丝合缝地卷绕两侧。要以如此出众的造型和精度呈现这些细节,在T1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1450公斤重的锂电池隐藏于夹层地板内。拉动白色把手,车门即可打开。18英寸合金轮毂尤其引人注目。轮毂中间别具风格的镀铬轮毂盖也是对前代小客车的致敬之笔。而新Bulli的前悬和后悬均比前代车型更短。
车尾:新Bulli车尾也主要运用了大众汽车设计DNA的水平线条。从下往上看,与车身同色的保险杠上方(包括别具风格的黑色扩散器)是与车身同宽的后门。后门上修长的LED尾灯仍采用来自2001年Microbus概念车的主题造型。大众汽车的标志位居正中,比车头标志稍小。六个座位满员时,后方还有370升的行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