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驾 > 对比测试
模糊搜索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2008-2-19 16:16:00         
关键词:雷克萨斯ES350|英菲尼迪G35|对比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坦率地说,雷克萨斯ES350与英菲尼迪G35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无论尺寸还是风格,两者都没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但ES350在中国市场已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而G35是英菲尼迪的当家花旦,也是登陆中国市场的急先锋,让两大日系品牌旗下的主力来一次正面交手也合情合理,更何况两者还有着相同的排量以及50万元上下的价格。

  行政用途的ES350有着活力优雅的外观,而强调性能的G35却偏偏要用沉稳风格来掩饰自己

  凭借良好的品质以及舒适的驾乘,定位于行政级轿车的ES350很轻松地就在中国市场找到了自己位置,它甚至已经成为了国内出现几率最高的雷克萨斯车型,当然,与时代潮流合拍的外观也是ES350受欢迎的一个因素。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中高级轿车的设计风格正在发生着变化,纯粹的低调沉稳已不再是趋势,因此ES350的外观也没有像上一代ES330那样保守,流线动感的车身既优雅,又不过分张扬,造型锐利的三角形前大灯以及两侧尖角上扬的后尾灯也令ES350更显活力,雷克萨斯的设计师在“稳”与“动”之间拿捏得十分恰当,把握住了商务人士的心态。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与有着明确定位的ES350相比,G35的外观反而更符合传统商务车的形象。虽然G35前后灯组的造型都很具有个性,双辐式的铝合金轮圈很运动,车后还有一个鸭尾造型的小扰流板,但G35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沉稳大于活力。如果说强调家族脸谱已成为了所有国际化品牌必做的功课,那么英菲尼迪的功课无疑是做得非常认真,甚至于G35与日产旗下的FUGA、CIMA风格差别也不大。

  两者的尺寸倒是都很符合各自的身份。ES350主打商务,因此有着4 860 mm的车长和2 775 mm的轴距尺寸,但修长的发动机舱和行李厢占用的空间比例不小,所以ES350算不上是以空间见长的行政轿车。此外,ES350在后排底板上并不像同平台的凯美瑞那样巧花心思,后排乘坐三人时底板中央高高的隆起肯定会有影响。G35则有着标准的家庭车尺寸,但由于前后悬都要比ES350短,所以2 850 mm的轴距尺寸反而更长。在实际测量中,两者车内空间的差距并不算大,不过体型更大的ES350还是在车内宽度上占到了便宜。G35的后排也不适合坐满三人,底板中央同样不够“太平”,但这样的设计在G35这里却是可以原谅的,毕竟这是一款后驱轿车。

 

[NextPage]

  ES350的车内回归到了中庸的老路,而G35的运动风范则是从内饰中开始体现

  即便你对ES350优雅的造型赞赏有加,但打开车门后,也许还是会有些失望。ES350的车内并没有外观那样出彩,设计者又回归到了中庸的老路上来,第一次接触ES350时,我甚至怀疑外观与内饰的设计到底是不是同一班人马。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ES350车内的现代感并没有外观那么强烈,风格甚至有些中庸

    既然是老路数,就免不了木纹饰板和真皮,就连座椅上方的扶手也包裹着真皮,细致的针脚处理也体现了雷克萨斯的精致工艺。大尺寸的触摸屏占据了中控台的中央位置,它也是ES350车内的控制中枢,除了GPS、倒车影像之外,空调、音响的控制以及各种信息的获取也要靠它。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前后两个天窗是高配ES350的配置亮点

    ES在雷克萨斯家族中的级别并不算高,所以这款高配版的ES也没有表现出“穷奢极欲”的豪华姿态。Mark Levinson音响系统是所有雷克萨斯车型的标配,而14个扬声器也算得上是发烧级了;前排座椅不但有加热功能,还能制冷,在高温酷暑下这个功能很实用,同级对手中装备的也不多。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ES350前排座椅不仅能够加热,还能够制冷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ES350副驾驶座椅也设有两组记忆模式

    此外,主、副驾驶席都有两组记忆模式。高配ES前后排的头顶上都有天窗,但后排的天窗只是用作观景,不能打开换气。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在配置上,ES350并没有对后排照顾太多

    其实坐在ES350后排的感觉并不差,但从配置上看,后排似乎并不是ES眷顾的重点,座椅不能调节,没有车载娱乐系统,电动后遮阳帘和后排空调出风口是仅有的两项能让后排乘客感到关爱的设计。

 

[NextPage]

  作为高端产品,G35也许应该在设计上耍点小花样,以便与普通的母品牌产品划清界限,但英菲尼迪与对手们有着不同的理念,G35车内依旧是很“日产”,只是用料更考究,工艺更复杂。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G35车内的“日产”味很重,但所用的材料更考究,工艺也更复杂

   与前面的ES一样,7英寸的液晶屏是G35中控台上最耀眼的配备,一个大型的旋钮有点像宝马的i-Drive系统,配合确认键能完成大部分功能的设定,英菲尼迪称其为VIS系统。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英菲尼迪的VIS系统看似复杂,使用并不困难

    中控台以及变速器面板等处采用了经过拉丝处理的铝质饰板,很特别,肯定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在G35的车内,驾驶者是绝对的中心,由真皮包裹的方向盘很粗壮,出色的手感会增强你的驾控欲望,两侧的换挡拨片像两个长长的獠牙,样式很夸张。当调节方向盘角度时,仪表盘会与方向盘一同移动,好处是能让驾驶者更直观地观察到仪表信息。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G35方向盘两个獠牙似的换挡拨片很惹眼

    车载导航系统,倒车影像,双区域空调,BOSE音响……从安全性到便利性,这款至尊版G35的配置已经是非常全面了,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个级别车型的装备都是普遍上涨,这也给一些高端品牌带来了尴尬,因为很大一部分豪华品牌的购买者,就是冲着金字招牌和那些难得一用的新奇装备去的,G35显然会让这类客户失望。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G35有着2850mm的轴距,但后排空间并不算突出

 

[NextPage]

  优雅的ES350是雷克萨斯L-finesse设计哲学的坚定执行者,而G35则是日系高端产品中的“暴走族”

  “L-finesse”是雷克萨斯全新的设计理念,包括了“预”、“纯”、“妙”三种元素,设计师将其解释得很抽象,真正想听又能听得懂的人很少,但当你坐进ES350车内,关上车门时,也许立刻就会与设计师心有灵犀。良好的密封以及隔音处理,使ES车内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静止时你听不见车外的声音;怠速时你察觉不到发动机的工作;要不是有胎噪跳出来打扰,行驶中的ES车内也会是悄无声息的。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ES350行政级轿车的定位也表现在动力和操控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性能上就毫无追求。ES350采用的3.5 L V6发动机带有双VVT-i技术,204 kW的最大功率和346 N·m的最大扭矩都不是柔弱的数值,起码力压了同排量的通用北极星发动机,而3.6 L的CTS可还是一款标榜性能的运动轿车呢!ES350前后均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激烈驾驶明显不是它的长项,悬架不会提供给你清晰的路感,但舒适性颇佳,无论是在柏油路、水泥路还是山村小道,ES都像是行驶在橡胶垫上一样,你甚至很难赶上一回真正的颠簸。6挡自动变速器平顺柔滑,起步急加速时转速表也是不紧不慢地向右摆动。变速器还带有手动模式,默认挡位是4挡,目的是保护变速器,但想必ES的手动模式利用率会很低,在这样舒适的驾驶状态下,谁还愿意去做那些多余的动作?

  驾驶ES提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总会让我联想到太极中的四两拨千斤。没有亢奋的发动机声浪,没有所谓的“强烈推背感”,ES350就这么一直平淡地向前滑着,你甚至会怀疑前面的那台V6发动机的功率是否虚高,但再看看车速表,你发现车速早就飙升到了你该收油踩制动的程度了。厂家公布的0~100 km/h时间是7 s,盖过了宝马530Li的风头,但恐怕多数ES350的车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座驾会这么“劲爆”。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如果说ES350是太极高手,那么G35就是直来直去的搏击者了,毫不掩饰自己的出色性能。首先,G35有一颗强壮的“心脏”,装备的VQ35HR发动机名气不小,已经连续13年获得美国《Ward's Auto World》杂志评选的年度十佳发动机称号。当然它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同样应用了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最大功率达到232 kW,最大扭矩为358 N·m,这样的数值在国内几款同排量车型中是值得炫耀的。虽然G35的VQ35发动机还没有夸张到起步时让轮胎尖叫打滑的地步,但加速过程,它却能把你老老实实地贴在座椅靠背上。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G35的5挡变速器传递动力的效率很高,也很智能

  在中高级轿车中,G35的5挡自动变速器好像不会给车主带来太多面子上的荣耀,但这款变速器的性能表现却是十分称职,由于带有加快换挡速度的自适应换挡控制功能,因此传递动力时反应敏捷,尤其是加速时,减挡提速没有丝毫迟疑。日产联手雷诺之后,英菲尼迪欧化的态势也很明显,G35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采用了大量铝合金部件,底盘表现也与ES完全不同,更加贴近欧系车的感觉,显示出了强烈的运动取向。硬朗的风格不但在碾过碎石路时能让你有所感觉,铺装路上行驶路感同样清晰,通过悬架和轮胎的反馈,你甚至能够清楚地知道路面的材料。方向盘的力度中性,比ES的轻柔风格要重一些,换挡拨片随时都能启用,相信G35的驾驶者很乐意尝试手动模式,而不会让它只是成为摆设。

  向左还是向右,选择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座与驾 雷克萨斯ES350 VS 英菲尼迪G35

  由于风格、侧重各不相同,ES350与G35之间并没有形成对抗。雷克萨斯ES350的设计理念正好与国内行政级轿车用户的需求一拍即合,他们多为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对车辆舒适度的要求通常会高于驾驶感受,ES350所表现出的优雅、宁静、平和以及蓄而不发的性能实力正好对得上他们的路子,而凭借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雷克萨斯品质上的口碑,ES350仍能轻松保持它的热销状态。

  貌似平淡无奇的英菲尼迪G35,却对年轻消费者有着一种不折不扣的吸引,它的操控水准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崇尚驾驶者的要求。尽管英菲尼迪品牌仍算是中国市场的新兵,但心气却不低,G35也将竞争目标锁定为了宝马3系,而与售价58万元的330i相比,G35的价格显然更容易令人心动。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1 尾页
复制本网址,发给POPO/QQ/MSN好友共享】【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发表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请为这篇文章打分(5分为最好)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美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