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到雪山的笔直公路,晒不完的太阳和喝不完的茶,这辆车和这个地方,轻易地把生活边界扩张,让工作失去意义,怎么做都是徒劳,这一切只属于拥有者,别人无法染指,更体会不到其中的独具匠心。
|
听说过,上海的旧时名媛在上世纪60年代那场风暴来临的时候,蕾丝花边没有了,真丝手帕没有了,银器没有了,茶具没有了,烤炉没有了,用仅有的铁丝和用旧的钢筋锅一样烤出香喷喷的土司喝下午茶;见过一个精通茶道的德国朋友,偶得好茶,必定驱车十几公里,采了野花,甚至叫不出名目的细小花枝,取水插在瓶子里,盘腿而坐,给你沏上一壶香茗,享受一个下午。没有想到,在这个西南古城丽江,我和我的Cross Polo,也印入了类似的影像中。只不过,这辆小车让我在读书、聊天、发呆、做梦之外,有了更多的Cross。
远离繁华的惬意
很早就知道可以尝试这部新车,而且是在丽江,从此便不能平静。即使是经过近6个小时的转机飞行,劳顿在脸上,抵达后但却无法入眠。这个传说中的古城有着和我想象中一样的街景,夜里灯火通明,想必男欢女爱也不那么寂寥。都说丽江的时光柔软,丽江的巷子,丽江的酒吧,丽江的水,还有丽江的艳遇,不过对于我这样好容易逃离城市喧闹的人来说,却有点怕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夜晚热闹的对歌声。联想太多甚至在睡梦中连景色也转移,想着第二天便可以驾车投入雪山的怀抱,离开昨日都市的繁华,惬意十分。
|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雪山脚下,这里的山野以及良好的公路,彻底展现Cross Polo能文能武的全方面实力。另外,我要让它带我去梦中的地方,正所谓地灵才能人杰。在舒适与越野之间的Cross,Cross Polo粗犷的前后保险杠和车顶行李架、更高的离地间隙以及轮毂的独特设计,则透射着越野的气息;既有着追求实用的储物空间,还有彩色车身上斑斓的光线,很明显,设计者希望将Cross Polo综合地塑造在一个“非常人间”的境界内,给人以唯美的神秘感。
糅合并非怪异
我尝试过很多不同品牌不同种类车型,可以把它们如数家珍地概括、归类,坐在其中有的只是对工业产品的不同理解与分析,然后广而告之,这样便做到了媒体人应尽的义务。而当一个人突然告诉你:“有一部车,体会到了,说与人听,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它只属于自己,且你很难界定它的车中归属”之时,这辆车就是Cross Polo。它也是一种改变,是为Polo 劲情去狂欢节跳舞准备的造型,车身加上了如同SUV风格的前后带有金属质感的底盘护板大包围,大幅提升了Cross Polo的越野防护能力,就像飘逸放浪的街头少年忽然多了几许沉稳老练,就像我们刚刚从菜鸟变成老鸟的一瞬间,身上的气质有了微妙的改变。这种改变在现在的国内市场来说可以算大胆了,把几种车型风格忽然糅合,在它身上却只是增添了活力,而没有变得怪异。
|
古老的房屋,幽深的小巷,古道上响着铃铛的马,还有背着柴的纳西妇女以及无所事事在客栈发呆的外乡人都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惊喜。丽江有着保存最完好的古驿站,一直往西蜿蜒进入玉龙山,渡金沙江,翻越雪山,一百多天才能到达西藏,行程近三千公里。想象当年在这条道上走过多少浪迹高山深峡的藏客,看看路边的上马石,最好租一匹马在马帮曾经走过的古道上慢慢逛一圈。秋日的太阳即将落下,最后一抹余晖洒在草场上那像图腾一样的晒粮柱上,给人一种苍凉的神秘感。难怪有人说:古镇就像一个庞大的布景,只为了成全一个传说而存在。
|
同样,这一段的公路地面也有点颠簸,但是Cross Polo却给了我不错的舒适:软硬适中的底盘和悬架,过滤掉了绝大多数震动,就是遇到较大的坑洼时,也不用担心会拖底。在接近玉龙雪山的一段多弯路段上,Cross Polo的宽胎可以紧紧地抓住地面,扎实的底盘牢牢地控制住车身,侧倾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欧洲小钢炮”的运动基因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NextPage]
木楼旁的幻想
驾车返回城内,这个季节的丽江宛如末秋之国土,虽然游人还是有很多,但就清透着一种冷静,是因为天气的薄凉还是古道的幽寂呢?我想不清。天空如洗,清风拂袖,水榭茶馆,垂柳、小河还有那些弯弯的拱桥?太诗意了,很快将我Cross到了与刚才的粗犷截然不同的画面中。之前过于专注于驾驶,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车内不错的数字音乐,混合着流水声和高保真环绕音响,让我已不想再继续前行了。
|
黑色的小车停在深褐色古城木楼前,阳光怪异的折射,像伦勃朗的油画,那调子令人着迷,更令我产生了近乎真实的幻想——倚着绿柳的小溪边,我有一家卖画的酒吧,闲时,我会兴致勃勃地张罗着巧妙的小点心、装点下有情调的门面;而到热闹的时候,我就躲在我的小阁楼里,画那让人昏眩的灯光,想必凡∙高那幅名作《咖啡馆》也是这样子画成的吧,在浓浓的酒气中和着孤独,在昏黄的迷离中就着别人的喧闹,在混愕的思索中掺入对生活的热爱,在世俗的理智中迫入疯狂。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生活的完美在于什么呢?太闹则浮噪、太静则沉郁,只有这样,刚刚好,有阁楼的凡·高味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