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与驾驶:高性能是豪车的标志,除了节能减排的技术比拼外,提供个性化的驾驶模式已成趋势
虽然新7系将入门款标称为了740Li,但事实上宝马并没有为其装备4.0 L的发动机。编号为N54B30的3.0 L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成为了740Li的“心脏”,它与X6 xDrive35以及335i装备的发动机为同型号系列,但240 kW的最大功率比前二者有所提升,此外,在1 500-4 500 r/min转速范围内,发动机都是以450 N.m的最大扭矩全力输出,如此高效率的动力输出已是全面超越了前任740Li的4.0 L V8发动机。新740Li的0-100 km/h加速成绩为6.0 s,不但是这次三款车中最迅猛的一个,也大幅超过了上一代740Li 6.9 s的成绩。
新宝马740的3.0L直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是动力还是平顺性都让人惊喜
三款车中740Li的排量最小,但驾驶表现却最出人意料。如果以固有的思维定式来看,仅凭3.0 L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想让整备质量高达1 970 kg的大块头拥有出色加速性,动力的调校肯定是不管不顾,令人难以控制。但事实上,如果不加以事先说明,恐怕驾驶者十之八九察觉不到740Li搭载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直6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极其线性,甚至让人根本感觉不到增压器究竟是在何时介入的。传动单元的主角仍是6挡Steptronic自动变速器,除了响应迅速流畅之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当猛踩油门时,变速器会迅速连降4挡,以便让驾驶者畅快提速。
从上一代起,驾驶动态控制系统就已经是7系的标配,新7系这次又增加了一个“运动 +”模式,驾驶风格由此变成了四种。按下换挡手柄旁的按钮,可转换“舒适”、“正常”、“运动”和“运动 +”四种不同驾驶风格,不仅可以改变动态减振系统的设置和动态稳定系统的响应,还可以改变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时机以及油门和转向辅助系统的控制布局。
单纯的动力增加并不足以显示科技,新7系还在力图减少油耗,为此宝马提供了一整套节能方案,称之为“EfficientDynamics”(高效动力)。其中最有新意的是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它让新7系能像那些混合动力车型一样,把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给蓄电池充电,由此降低发动机负荷,降低油耗。不过与混合动力车型相比,新7系仍缺少自动起停系统,原因是宝马的自动起停功能只支持手动变速器。
奔驰350的3.5L V6发动机的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与740Li相比,S350的排量名副其实,3.5 L发动机是奔驰的第二代V6发动机,上一代V6发动机两进一排的3气门结构被4气门取代,最大功率达到200 kW,最大扭矩为350 N.m。虽然现阶段的S级也在向年轻化运动化发展,但之前奔驰宝马孰座孰驾的说法也并非空谈,从实际动力表现来看,S350的加速能力显然没法去与740Li势大力沉的劲道抗衡,但这也显示出了奔驰截然不同的动态驾驶理念。
尽管S350 7.3 s的0-100 km/h加速时间并不会像740Li那样可能令后排老板们疯掉,但也是一个出色的成绩,而且无论高速巡航还是在山路中疾驶,S350的车内始终维持优雅气氛,完全把车外的各种噪声隔离在外,有着极佳的宁静度。7挡的Tronic变速器不但与V6发动机搭配极为默契,还能通过与悬架系统的配合,提供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其中的手动模式换挡不是用拨片,而是使用方向盘旁的换挡按钮。驾驶S350时,我们更偏爱舒适模式,这时你会发现变速器总是早早升挡,而空气悬架也会自行设置为舒适风格,将来自路面的冲击力、振动感与噪声完全吸收,为后排乘客提供极为舒适的乘坐感受。运动模式下,为了抵消转弯时车身的侧倾,悬架被设置得更加硬朗,同时升挡时机也会在更高转速出现。与身旁的两个对手相比,S350的油门算不上轻盈,甚至有些沉重,超过5 m的长度与长轴距也限制了它激烈行驶的程度,但温和厚重的驾驶表现与呵护入微的舒适驾驶模式,都说明了S350是一款迎合后座乘客的车型。空气悬架系统(AIRMATIC)是S级众多科技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除了在舒适与运动模式下发挥作用外,它也能够因车速与动力输出而自行调整车身高度与减振器的软硬设定,让S350的操控更为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