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车的销路决定着他的成败。很多车自上市之处就被市场寄予厚望,也许消费者们都很看好他,但就是没有销路或者销路不好,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今年上市的两厢车中,有哪些都存在这些问题。
中华骏捷FRV
期望表现:预期年销量3万辆
实际表现:上市后4个月共销售1万辆
华晨高层在今年5月末骏捷FRV上市之初就已定下其年销售目标为3万辆。4个多月过去后,骏捷FRV现已完成销售逾1万辆,平均每月销售两三千辆左右。
但据华晨汽车某大区经理透露,华晨为骏捷FRV定下的销售目标实际为月均5000辆左右,但目前受限于产能瓶颈,不可能完成更多销量,因为在年产能达到10万辆的A级车生产车间内,骏捷FRV所占的产能空间仅为4000多辆,“产能有个逐渐提升的过程”。
马自达2
期望表现:年销量5.5万辆,月均约4584辆
实际表现:至8月累计销量9841辆,月均1230辆
从1月初上市后,厂家对马自达2寄予厚望,宣称要通过马2来“跑量”将销量拉动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厂家不得不调低了销量目标,将马2的年销量从5.5万辆调低到3万辆,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低指标仍然无法达到。
经销商都觉得马2没卖好的根本原因还是定价存在问题。尤其是两厢马2的定价有些过高。同排量配置的两厢马2和三厢之间的差价仅为3000元。另外,三厢马2劲翔最高配车型厂家指导价为11.58万元,而目前马3的市场最低售价也不过11.5万元,这样内耗下来马2的销量自然难以拔高。
标致两厢307
期望表现:年内4万辆,月均约6667辆
实际表现:至8月累计销量13062辆,月均2177辆
与厂家的预期相比,两厢307的销售情况萎缩了三分之二,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定价,其次是召回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14款两厢307系列的厂家指导价为10.98万~16.98万元,而同门兄弟三厢307的厂家指导价为10.98万~16.58万元,两厢307的最终售价与三厢的价格区间完全一致。这样矛盾的定价让东风标致的两款自家产品内斗。
5月31日两厢307上市仅仅100天后,东风标致就宣布因存在安全隐患在国内召回1.6L两厢307。这对一辆上市百天的新车来说,品牌形象大受挫伤,但厂家没有积极针对该事件进行危机公关,反而认为通过简单宣传和促销就可弥补召回带来的负面效应。
丰田雅力士
期望表现:年内3.5万辆,月均5833辆
实际表现:至8月累计销量12734辆,月均4244辆
从车型发布、公布售价到最后上市销售,广州丰田对雅力士的推出可谓是煞费苦心。6月10日雅力士上市时,厂家仍将年内销售目标定为3.5万辆。但从目前经销商手中的库存来看,雅力士的销售完全没有达到当初厂家预期,库存过多,经销商不得不降价1.5万元促销。
究其原因,定价过高是个问题。上市时公布的9.19万-13.63万元的厂家指导价或者说含10%购置税的促销价都给消费者留下了高价小车的印象。尽管折算之后,当前雅力士五款车型的净车价为8.4664万-12.5568万元,但从国人的消费习惯考量,放在这样一款小车身上还是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