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数来看,此次i30搭载发动机应该与近期上市的起亚福瑞迪是同一款。1.6升γ-CVVT直列四缸发动机有着90.4kw/rpm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则达到了155N•m/rpm,这在同级别中是非常出色的。另外,我们所比较的1.6L的发动机,升功率可达56kw/L以上,升扭矩在97N•m/L以上,这使我们对韩系车又有了崭新的认识,因为这样的数据能让i30轻松的站在同级别同排量车型的金字塔顶端。顺便说明一下,i30的2.0升β发动机最大功率105千瓦,最大扭矩186牛米,放在车重不到1.3吨的i30上,响应应该是非常灵敏的。
底盘与变速器 |
国内版1.6AT |
欧洲版1.6AT |
前/后悬挂 |
麦弗逊/拖曳臂式 | |
制动形式 |
前后盘式 | |
前后轮胎 |
195/65 R15 |
225/45 R17 |
变速器 |
4挡自动 | |
选车网制表:www.chooseauto.com.cn |
在悬挂方面,两车也相差无几。同样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拖曳臂半独立悬挂。在轿车所使用的悬挂中绝大多数的前悬都是用麦弗逊式,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合理,又兼备舒适性。拖曳臂式后悬挂本身具有非独立悬挂的存在的缺点但同时也兼有独立悬挂的优点。其最大优点是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然而舒适性和操控性很有限,当其刹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沉外,拖曳臂悬挂的后轮也会往下沉平衡车身,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好在是这样速度不是很高而且对操控性要求也不高的小型车上应用,缺点不会有太明显的体现。
欧版i30外观
前后盘式制动已成为A级车的标配。轮胎的配用选择有明显区别,国内高配版使用195/65 R15轮胎,欧版高配版使用胎面更宽、大轮毂的225/45 R17轮胎。欧版轮胎胎面更宽,抓地力更强,17寸大轮毂配合扁平比为45的轮胎使整车看起来很有大众高尔夫的韵味。国内版扁平比为65的相比45的轮胎舒适性更好。轮胎的选用可能是基于国内路面状况而考虑的。
欧版i30内饰
比较遗憾的就是i30的4挡自动变速器。于同级别车中算是比较“吝啬”的,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已经选用至少5速的自动变速器。档位太少的自变器在行驶中会有较明显的换挡顿挫,而且也会比档位更多的费油。在欧洲的车型中有三款变速器可以选择:5速手动、6速手动和这款4速自动变速器,不过6速手动变速器只装配在2.0TDI的柴油车上。
体现两车最大区别的之处在于安全方面的配置。国内版安全气囊只有驾驶席和副驾驶两个气囊,而欧版不仅有两个气囊,而且还有贯穿全车的整体气帘的保护。对于乘员安全的防护更加全面。
安全配置 |
国内版1.6AT |
欧洲版1.6AT |
安全气囊 |
2 |
4 |
主动安全 |
ABS+EBD |
ABS+EBD+EBA+TCS |
车身动态稳定 |
无 |
ESP |
泊车辅助 |
雷达 | |
胎压监测 |
无 |
有 |
选车网制表:www.chooseauto.com.cn |
另外,国内版主动安全系统只有ABS和EBD,而欧版还有TCS循迹和EBA紧急制动辅助。TCS循迹系统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传动轮的转数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进而抑制驱动轮转速的一种防滑控制系统。作用于ABS相似但又有区别。ABS是利用感测器来检测轮胎何时要被抱死,再减少该轮的刹车力以防被抱死,它会快速的改变刹车力,以保持该轮在即将被抱死的边缘,而TCS主要是使用引擎点火的时间、变速箱挡位和供油系统来控制驱动轮打滑。由此看来,安装这个系统对车辆稳定性有很大帮助。国内版却没有配备。
在安全方面欧版配有ESP动态稳定系统。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这也是国内版没有配备的。ESP可以说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是ABS和ASR防侧滑这两个系统在功能上的延伸。据悉,美国NHTSA规定,从2012年起,所有新车都要逐步装配电子稳定程序ESP;而欧洲方面也正在讨论是否应在2014年10月前逐步强制装配ESP。可见ESP在车辆使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