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轿车销量达到4107395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8%;10月份轿车销量达到399606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6%;尽管比上月下降,但还是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销量纪录。10月轿车的消费价格指数为91.2,轿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为13.8万元,这是自2002年以来,10月的次低点;市场规模指数为591.6,市场规模达到551亿元,是有史以来10月的最高点。
值此金融海啸爆发时期,我国轿车市场呈现如此状况,应当是全球表现最好的,也不是轿车历史上最差的光景。10月最差的光景出现在2005年,当时的市场销售平均价为13.7万元,市场规模327.7亿元,无论是市场销售平均价还是市场规模多不如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市场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我国国民经济内部周期性调整所造成的影响,与国外金融海啸没有太大的影响。
市场为何出现结构变化?
影响车市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下降,而上半年国民经济下降内生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说在可接受的价格内的供应不足;二是消费能力不足,在汽车行业表现为现实产量超过了市场需求总量,形成了总体价格水平的下降,而且是尽管厂家降价,行业整体库存依然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抑制经济过热的调控措施在所难免。
但是,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欧美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导致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大批倒闭或者歇业,从而影响到汽车市场。这实际上是上半年影响因素的继续——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导致购买力下降,进一步突出了过多的产量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再加上汶川地震后,政府出台了禁止政府采购轿车的措施,以及股市套牢了大批中产阶级,从而导致轿车市场出现了结构行的变化——26万元以上的轿车销量在上涨,而11万~25万元之间的轿车销量比重在下降,而这是轿车市场的中坚,同时10万元及一下轿车销量比重在增加。有人认为,11万~25万元之间轿车销量的下降与高企的油价有关,其实,只要看一看车价与油价的比例,购车人的收入与车价的比例,以及购车人买车的用途,答案就在其中了。
为什么高价车的销量比重不减反增?因为当前的经济情况对其企业的影响不足以影响其消费,或者说其收入水平远远高于车价,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是一样,高档车永远有消费者,属于奢侈消费的范畴。而就汽车而言,奢侈消费这个层面是相对刚性的。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富裕阶层是处于扩大的时期,因此这个消费层是处于增长阶段,在经济困难的时期,也未必影响作为奢侈品的汽车消费的增量。低端市场的购买力主要来自私人存款,车辆服务于家庭,以及用于城市间的小型物流,这种消费不属于奢侈消费,而是最基本的需求性消费,因此也是相对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