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种瓜得瓜 本田在华品牌下行事出必然

  •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2014-6-2409:09

矫情的知识产权之争

2011年,本田"HONDA"认为力帆汽车带有"HONGDA"标识的两款摩托车商标侵权。于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安摩托车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本田胜诉,这也成为汽车行业所有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中惟一的外方胜利案例。

本田此举,曾被媒体解读为"制约中国摩托车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维护本田自己的行业地位"。对于本田的咄咄逼人,力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对媒体表示:"日本人夸大其实翻的是陈年旧账,简直是胡闹。我们不怕日本人,为了节气、为了声誉,我们奉陪到底"。

事实上,90年代,本田在中国摩托车行业一直担当"挑事者"的角色。2004年之前,本田已经在中国发起了7起知识产权诉讼,其中包括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某次摩托车车展中,由于本田单方面认为某品牌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甚至要求该品牌摩托车撤出展览会。本田不断滋事的形象招致不少媒体和公众的反感,也影响了本田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形象。

  理念S1

充当合资自主急先锋

2008年4月20日,广汽本田率先推出由一家合资企业打造的自主品牌--理念。本田汽车因此也成为合资企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伪自主。

随后,东风本田将现款思域更名为思铭,推出自己的所谓"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事实上,思铭的外观与思域如出一辙,动力总成也沿用了思域的,即1.8L发动机加五档手动或五档自动两种变速箱。"挂着羊头卖狗肉",说这是本田合资自主的本质,丝毫不为过。

国内舆论对于合资自主品牌的质疑声,从理念和思铭的出世就从没停止过。尽管在本田之后,东风日产启辰等所谓"合资自主品牌"相继上市,但多数人依然认为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不但是作秀,甚至是为打压真正的自主品牌。

市场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说明。理念S1今年4月销量仅在411辆,同比下降63.85%(根据搜狐汽车数据)。而思铭上市之初,销量一度达到单月3000辆的水准,但是热度褪去之后,如今月销量仅在千台上下,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合资自主品牌的失败也给外界留下愚弄中国消费者的印象。本田在中国品牌力大不如从前,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本田汽车在中国合资生产之初,多数消费者将拥有一款本田车看作是有面子、有身份的事,本田雅阁甚至取代几乎同时推出的帕萨特成为同级行政用车首选。如今,包括本田雅阁等在内的多款主力车型销量均持续走低,本田品牌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消费者钟爱,HONDA的尊贵度、美誉度都已经步入下降轨道。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销量,本田,中国

责任编辑:yaojia

分享给好友:

历史数据汽车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