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阿盟 哪些自主品牌“在战斗”
- 来源: 作者:张宇星2014-9-1809:42
刚开始,由于对市场不了解,对法规不熟悉,对当地的商业文化也比较陌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现在,商用车的产品质量具备和欧系车、日系车相互PK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比较高。
出口车型在当地做了非常重要的适应性试验。
实现国际化一定要有文化的融入,和当地的合作要更加紧密。
在刚刚闭幕的“2014中国-阿拉伯国家汽车合作论坛”上,来自国内的多家汽车企业,如奇瑞、吉利、东风小康、北奔重卡和厦门金龙等介绍了各自在阿拉伯国家市场的出口情况。言谈之中,既有拓荒过程的艰辛,也有收获时节的喜悦,更有实战中的经验教训。以下是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记录。
奇瑞海外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王沫总经理谈到,2012年,奇瑞汽车出口阿盟市场5万多辆,2013年略有下滑。
王沫认为,阿盟是中国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2012年,占中国出口乘用车的12%。在阿盟整体市场层面,奇瑞在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和沙特等国家设有4个办事处,同时还在迪拜设有一个备件中心库,以覆盖中东和北非市场。
奇瑞瑞虎
针对不同的阿盟国家,奇瑞做了不同的应对。其中,2013年,奇瑞在阿尔及利亚销售1.7万辆乘用车。
在伊拉克,奇瑞是第一个拿到组装汽车许可牌照的企业。从2007年、2008年每年仅组装几百辆汽车起步;2009年,组装8000多辆汽车;2010年,组装超过1万辆;其后,最高年份组装汽车2.6万辆。近期,由于政局的变化有些下滑。
在埃及市场,奇瑞汽车累计销量突破7万辆,奇瑞瑞虎已经成为埃及警方用车。
奇瑞开拓阿盟市场的体会是,实现国际化一定要有文化的融入,和当地的合作要更加紧密。王沫说,奇瑞在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国都有本地的员工,如一个埃及女同事会说中文、阿拉伯语和法语,沟通起来非常方便,同时对当地也有更深的了解。
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朝曙介绍到,吉利汽车进入阿盟的“第一单”,就是2003年年底出口汽车到叙利亚,后来陆续进入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市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吉利进入的是这些门槛不高的市场。当时的进入模式也只是一些出口贸易,一些合作伙伴的实力也不是很强,加上吉利的车型也比较少,所以当时进入阿盟不是很成功。
2010年以后,吉利在阿盟市场的销量增长比较迅速,从当年的6000多辆,增长到2012年的4万多辆;去年,由于伊拉克市场下滑,吉利出口阿盟市场只有3万多辆汽车,占吉利汽车整体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熊朝曙说,吉利有意识地选取自己最新、最好的车型进入阿盟市场,如国内卖得最好的EC7、EC8和熊猫,以及SUV和一些改款车型,都是性能、外观比较好的车。
吉利进入阿盟的模式,在埃及是CKD,在伊拉克是SKD,其他市场则是整车模式。
此外,吉利还对出口车型在当地做了非常重要的适应性试验。一些已经在国内上市的汽车,还要拿到沙特这样最高温的地方去做耐高温试验;现在正在研发的产品,同步在全球的高温、高寒、高山地区与国内一样做试验。所以,吉利今后推出的新产品可以同步达到全球各地的标准。
吉利新款自由舰
熊朝曙认为,作为乘用车,如果没有销量的支撑,还是谈不到做品牌,如果大家在路上都看不到你的车,要说做起了品牌也谈不上。对经销商来说,易于采取低价、快速渗透的策略。我们有好的产品,再加上有竞争力的价格,可以迅速渗透市场。吉利在沙特阿拉伯就采取这个战略,前两年是放弃利润的,甚至亏一点,也要尽量说服经销商。否则,怎么去和韩系车、日系车去竞争呢?毕竟我们在产品技术上还是有些差距的。
当然,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找到有实力的,跟你有共同使命感和价值观的经销商是非常重要的。当地的合作伙伴一定要有很强的资金实力、汽车运作实力,哪怕以前没有做汽车销售的经验,但是一定要聘请非常专业的汽车营销人才来运作这个品牌,否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小。
熊朝曙最后说,还有吉利所倡导的本地化,建立区域营销中心,如迪拜的中东营销中心,还设立了开罗的非洲营销中心,主要职能是销售、服务和备件,与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一道深耕细作。
关键词:出口 阿盟 奇瑞 吉利
责任编辑:yao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