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专门找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出版的《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总第169起,2013年第1期,二0一二年年刊)。发现长安集团2013年的销售数据”鬼影重重“。
第76页,在”2012年1月-12月中国长安销售(分车型)情况表“中,赫然写有”中国长安累计完成1956391辆。
第80页,在“2012年12月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情况表”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1956391辆,比2011年增长为-2.60%。
令人更加不解的是,第一,既然每个汽车集团都是同口径的比较(如2012年);那么,对于2013年,长安集团为什么单单拿所谓“重庆长安”的销售数据(212万辆)来与各大集团相比较?这算是长安高层所说的 “私自玩数字把戏”吗?这种做法就很“专业”、很“准确“吗?
第二,更大的“数字把戏”恐怕还在于,长安集团为什么把2012年的销售195.6万辆,缩减为175.6万辆?那当年的同比增长就会比-2.60%低很多啊!那2011年及以前各年度的销售数据是不是也要缩减啊?怎么缩减啊?对于已经过去一年的数据,还要如此拿出来“私自玩“,长安究竟要干什么呢?
第三,既然中汽协也将长安集团2013年的销售数据更改为220万辆,并不是长安集团所报的212万辆,也不是”中国长安223万辆!“那么,长安集团为什么不去找中汽协更正,反而给人留下更多的口实呢?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长安集团:到底谁在“私自玩数字把戏”?如此“私自玩数字把戏”又是为什么?
一问长安:到底谁在“私自玩数字把戏”?
昨天(13日)下午,见到一些大集团分别公布了2013年的销售数据,发现北汽集团销售216万辆,而长安汽车销售212万辆,就请同事写了文章《北汽超越长安晋升“四大“》。
文章发出后,遭到长安集团的强烈反弹。一位曾经是新闻发言人的总裁助理发微博称,“建议以中汽协数据为准!不要私自玩数字把戏吧”!另一位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来电话,称文章与北汽集团比较的是所谓的“重庆长安”,并不是作为集团的“中国长安”;还称,一个财经媒体的报道,不够专业、准确云云。
感谢这位总裁助理的“提醒”,我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把中汽协的数据。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几跳!原来,在此之前,有人就已经“私自玩数字把戏”了!只是玩的并不高明,反而是马年未到就已露出“马脚”。

中汽协的数据表明:2013年,长安集团销售220.33万辆,同比增长12.62%;而北汽集团销售211.11万辆,同比增长24.84万辆。
表面上看,似乎长安集团还是排在第四位,领先于北汽集团。但是,长安的数据,也招致其他媒体的质疑。如,搜狐汽车就在列出上表后写到: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十家车企中,长安集团的年度销量数据,中汽协和集团自身产销快报公布的差额属于偏大。2012年长安集团公布的销量为175.6万辆,中汽协发布的则是195.6万辆;2013年长安集团公布的销量为212万辆,中汽协发布的是220万辆。本文为了与其他九家统一,长安集团的销量采用了中汽协数据。即便采用长安集团公布的212万辆,其目标完成率仍然不低,以107.61%紧随长城集团之后。”
看来,对于长安销售数据中的“数字把戏”,不只是中国经济网汽车搞不明白!
首先,十家车企中,为什么偏偏是“长安集团的年度销量数据,中汽协和集团自身产销快报公布的差额属于偏大。2012年长安集团公布的销量为175.6万辆,中汽协发布的则是195.6万辆;2013年长安集团公布的销量为212万辆,中汽协发布的是220万辆”?
其次,长安集团凭什么把2012年的销量改为175.6万辆?过了一年时间,那20万辆的销量难道会“不翼而飞”不成?
第三,既然长安集团报出的2013年销量为212万辆,而中汽协又为什么“发布的是220万辆”?可那位总裁助理在微博里信誓旦旦的“中国长安223万辆!”又从何而来呢?
为此,笔者专门找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出版的《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总第169起,2013年第1期,二0一二年年刊)。发现长安集团2013年的销售数据”鬼影重重“。
第76页,在”2012年1月-12月中国长安销售(分车型)情况表“中,赫然写有”中国长安累计完成1956391辆。
第80页,在“2012年12月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情况表”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1956391辆,比2011年增长为-2.60%。
令人更加不解的是,第一,既然每个汽车集团都是同口径的比较(如2012年);那么,对于2013年,长安集团为什么单单拿所谓“重庆长安”的销售数据(212万辆)来与各大集团相比较?这算是长安高层所说的 “私自玩数字把戏”吗?这种做法就很“专业”、很“准确“吗?
第二,更大的“数字把戏”恐怕还在于,长安集团为什么把2012年的销售195.6万辆,缩减为175.6万辆?那当年的同比增长就会比-2.60%低很多啊!那2011年及以前各年度的销售数据是不是也要缩减啊?怎么缩减啊?对于已经过去一年的数据,还要如此拿出来“私自玩“,长安究竟要干什么呢?
第三,既然中汽协也将长安集团2013年的销售数据更改为220万辆,并不是长安集团所报的212万辆,也不是”中国长安223万辆!“那么,长安集团为什么不去找中汽协更正,反而给人留下更多的口实呢?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长安集团:到底谁在“私自玩数字把戏”?如此“私自玩数字把戏”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