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出口增加 “明星车型”开始涌现
2012年,合资企业的乘用车出口越来越引人注目。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上海通用出口61636辆新赛欧,比2011年增长近一倍,排名乘用车出口第四;另一个是华晨宝马延续了2011年年底开始的国内高档车率先出口,尽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因其是受关注度很高的高档车,且增长率非常高。
汽车出口,对于合资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毕竟与跨国公司当初来华投资、占领中国市场的初衷不同。即使中国的汽车市场发生变化,要不要做出口?怎么样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一些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华晨宝马等企业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共有8家合资企业累计出口超过10万辆的乘用车,达到108231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16.37%。其中,具有欧美背景的合资企业出口多数表现为增长,而日系背景的合资企业出口多数受挫,尽管本田中国的乘用车出现增长,但远未达到2008年出口45500辆的最高水平(见表二)。
表二:合资企业乘用车出口情况(辆、%、%)
排名 企业 出口量 增长 占比
1 上海通用 61636 97.67 9.32
2 本田中国 29034 19.73 4.39
3 上汽通用五菱 12730 -11.86 1.93
4 神龙 3528 12.75 0.53
5 郑州日产 1064 -52.46 0.16
6 华晨宝马 219 606.45 0.03
7 一汽-大众 10 -73.68 0
8 东风日产 10 -93.24 0
累计 108231 - 16.36
对于乘用车出口,国外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型?国内的哪些车型更具竞争力?之前,很多企业一直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也有的企业延续“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做法,把所有的车型都带出去,然后再经过市场的逐一验证、排查。2012年,这种较为盲目的试探性出口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以乘用车出口前5名的企业为例,都涌现出年出口3万辆以上的“明星车型”,支撑起企业出口的良好业绩。如上海通用的新赛欧,奇瑞的瑞虎、QQ和风云等(见表三)。
表三:年出口3万辆以上的“明星车型”(辆、%)
排名 车型 出口量 占比
1 赛欧 61636 9.32
2 瑞虎 53449 8.08
3 QQ 44560 6.74
4 力帆620 43533 6.58
5 哈弗 36101 5.46
6 帝豪EC7 33554 5.07
7 风云 31489 4.76
累计 304322 46.01
当然,无论是与国内巨大的产能相比,还是与其他汽车强国及跨国公司相比,年出口60多万辆乘用车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奇瑞、吉利、力帆等企业毕竟作出多年的努力,相信他们会在新的一年取得更高的出口业绩!
核心导读:
• 奇瑞、吉利和力帆是2012年乘用车出口“三甲”。其中,奇瑞出口181890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近三成;吉利出口首次超过10万辆,也占总量的15%以上;力帆出口86022辆,占比超过13%。至此,奇瑞和力帆每销售3辆汽车,就有一辆车走出国门;吉利则是每销售5辆车,就有一辆销往国外。
• 合资企业乘用车出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上海通用出口61636辆新赛欧,比2011年增长近一倍,排名乘用车出口第四;华晨宝马延续了2011年年底开始的国内高档车率先出口,且增长率非常高。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连续几年的微增长,汽车出口,尤其是乘用车出口越来越受到汽车企业的重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产销快讯》,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一百万辆,达到1056091辆,比2011年增长29.70%。其中,乘用车出口661204辆,同比增长38.89%,占出口总量的62.61%。
在全球市场上,乘用车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约80%,我国乘用车出口的增长高于出口总量的增长,体现出与国际市场逐渐“接轨”的趋势。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乘用车出口有哪些特点,哪几家企业和什么样的车型才是乘用车出口的主力呢?
出口集中度提高 “外向型”走向初显
2012年,纳入乘用车出口统计的企业有41家,比2011年增加两家,首次有10家企业的出口量超过1万辆,这前10家企业的乘用车出口累计达590880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近九成(见表一)。其中,出口量超过5万辆的前5家累积为483572辆,已经超过2011年全年的乘用车出口总量(476072辆)。
表一:2012年,乘用车出口“十强”企业及业绩(辆、%、%)
排名 企业 出口量 增长 占比
1 奇瑞 181890 17.12 27.51
2 吉利 100779 165.01 15.24
3 力帆 86022 100. 13.01
4 上海通用 61636 97.67 9.32
5 长城 53245 11.99 8.05
6 本田中国 29034 19.73 4.39
7 江淮 28828 -40.84 4.36
8 比亚迪 23842 39.26 3.61
9 华晨 12874 85.66 1.95
10 上汽通用五菱 12730 -11.86 1.93
累计 590880 - 89.37
企业方面,奇瑞、吉利和力帆是2012年我国乘用车出口“三甲”。其中,奇瑞出口181890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近三成;吉利出口首次超过10万辆,也占总量的15%以上;力帆出口86022辆,占比超过1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乘用车出口量的增加,汽车出口在这三家企业全部销量的比重不断加大,开始出现“外向型”发展的走向。2012年,奇瑞出口184757辆(含商用车),占奇瑞当年全部销量(563305辆)的32.80%;力帆出口87014辆(含商用车),占其全部销量(270303)的32.19%;吉利出口100779辆,占全部销量(491444辆)的20.51%。也就是说,奇瑞和力帆每销售3辆汽车,就有一辆车走出国门;吉利则是每销售5辆车,就有一辆销往国外。
此外,上海通用出口乘用车61636辆,紧随“三甲”之后;长城以出口乘用车53245辆的业绩名列第五。如果算上43220辆的皮卡车出口,长城当年全部出口为96465辆,在全部出口企业(含商用车)中名列第三。
可见,奇瑞、吉利、力帆、上海通用和长城已经成为乘用车出口的主力。
合资企业出口增加 “明星车型”开始涌现
2012年,合资企业的乘用车出口越来越引人注目。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上海通用出口61636辆新赛欧,比2011年增长近一倍,排名乘用车出口第四;另一个是华晨宝马延续了2011年年底开始的国内高档车率先出口,尽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因其是受关注度很高的高档车,且增长率非常高。
汽车出口,对于合资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毕竟与跨国公司当初来华投资、占领中国市场的初衷不同。即使中国的汽车市场发生变化,要不要做出口?怎么样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一些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华晨宝马等企业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共有8家合资企业累计出口超过10万辆的乘用车,达到108231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16.37%。其中,具有欧美背景的合资企业出口多数表现为增长,而日系背景的合资企业出口多数受挫,尽管本田中国的乘用车出现增长,但远未达到2008年出口45500辆的最高水平(见表二)。
表二:合资企业乘用车出口情况(辆、%、%)
排名 企业 出口量 增长 占比
1 上海通用 61636 97.67 9.32
2 本田中国 29034 19.73 4.39
3 上汽通用五菱 12730 -11.86 1.93
4 神龙 3528 12.75 0.53
5 郑州日产 1064 -52.46 0.16
6 华晨宝马 219 606.45 0.03
7 一汽-大众 10 -73.68 0
8 东风日产 10 -93.24 0
累计 108231 - 16.36
对于乘用车出口,国外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型?国内的哪些车型更具竞争力?之前,很多企业一直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也有的企业延续“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做法,把所有的车型都带出去,然后再经过市场的逐一验证、排查。2012年,这种较为盲目的试探性出口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以乘用车出口前5名的企业为例,都涌现出年出口3万辆以上的“明星车型”,支撑起企业出口的良好业绩。如上海通用的新赛欧,奇瑞的瑞虎、QQ和风云等(见表三)。
表三:年出口3万辆以上的“明星车型”(辆、%)
排名 车型 出口量 占比
1 赛欧 61636 9.32
2 瑞虎 53449 8.08
3 QQ 44560 6.74
4 力帆620 43533 6.58
5 哈弗 36101 5.46
6 帝豪EC7 33554 5.07
7 风云 31489 4.76
累计 304322 46.01
当然,无论是与国内巨大的产能相比,还是与其他汽车强国及跨国公司相比,年出口60多万辆乘用车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奇瑞、吉利、力帆等企业毕竟作出多年的努力,相信他们会在新的一年取得更高的出口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