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德两国的贸易额由1972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690亿美元,增长617倍。到2011年底,德国在华设立企业7000余家,累计投资项目7500余个,对华实际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超过193亿美元;对华输出技术累计近1.6万项,合同金额超过500亿美元,约占中国自欧盟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38%。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当人们回顾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关系时,汽车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常被提及。特别是最近十年,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档车制造商——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得到广泛、充分的认可。
1至9月,BMW品牌在中国大陆共销售21.98万辆,同比增长32.7%;MINI品牌共售出1.73万辆,同比增长45.6%。这组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而且也在总量上分别超过宝马传统的两个最大市场——美国和德国,使中国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
大战略——宝马在中国市场成功之根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车展上,宝马集团负责BMW品牌销售和市场营销及宝马集团销售渠道的董事伊恩· 罗伯森博士表示,“宝马在中国市场向来都是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策略的,宝马坚信中国的市场仍会持续、稳定地发展。”
过去的几年,宝马集团基本形成了扎根中国、为中国市场而改变的三个战略发展方向。在品牌上,宝马在其全球品牌策略“JOY”的基础上,在中国提出了“BMW之悦”,从产品、人文、社会等多层面去诠释宝马品牌;在产品和技术上,中国元素被更多地考虑和融入,如全新一代BMW 5系全新一代BMW 3系,都首先推出国产长轴距车型,同时全面导入宝马面向未来的“高效动力”技术;在生产制造上,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已经投产,宝马在欧洲之外的第一个发动机工厂也在沈阳开工兴建,使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能力大大增强。
汽车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汽车产业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产品和市场发展周期也都很长;同时,汽车产业还是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投入都很高。所以,要在这样的行业中生存,必须要一个长期的、清晰的、大的发展战略。
宝马在中国市场上努力做到先于市场发生变化之前,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特别是作为高端品牌,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宝马非常关注怎样从产品到服务、从品牌塑造到经销商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领导力。同时还认真倾听消费者、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声音,用以制定并不断完善宝马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大战略。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增速放缓,高档车市场增幅回落。但宝马的认识始终是非常清醒的,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就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任何一个市场是能够永远保持向上的,不能基于市场的短期波动来作出商业上的决定,重大决策一定是基于大的周期来进行考量,要有清晰的、一以贯之的大战略。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战略,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积极、稳健,销量增幅一直高于高档车市场的平均增幅。到9月底,宝马成为唯一一家在华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高档车制造商。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德两国的贸易额由1972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690亿美元,增长617倍。到2011年底,德国在华设立企业7000余家,累计投资项目7500余个,对华实际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超过193亿美元;对华输出技术累计近1.6万项,合同金额超过500亿美元,约占中国自欧盟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38%。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当人们回顾两国建交以来的友好关系时,汽车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常被提及。特别是最近十年,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档车制造商——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得到广泛、充分的认可。
1至9月,BMW品牌在中国大陆共销售21.98万辆,同比增长32.7%;MINI品牌共售出1.73万辆,同比增长45.6%。这组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而且也在总量上分别超过宝马传统的两个最大市场——美国和德国,使中国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
大战略——宝马在中国市场成功之根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车展上,宝马集团负责BMW品牌销售和市场营销及宝马集团销售渠道的董事伊恩· 罗伯森博士表示,“宝马在中国市场向来都是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策略的,宝马坚信中国的市场仍会持续、稳定地发展。”
过去的几年,宝马集团基本形成了扎根中国、为中国市场而改变的三个战略发展方向。在品牌上,宝马在其全球品牌策略“JOY”的基础上,在中国提出了“BMW之悦”,从产品、人文、社会等多层面去诠释宝马品牌;在产品和技术上,中国元素被更多地考虑和融入,如全新一代BMW 5系全新一代BMW 3系,都首先推出国产长轴距车型,同时全面导入宝马面向未来的“高效动力”技术;在生产制造上,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已经投产,宝马在欧洲之外的第一个发动机工厂也在沈阳开工兴建,使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能力大大增强。
汽车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汽车产业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产品和市场发展周期也都很长;同时,汽车产业还是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投入都很高。所以,要在这样的行业中生存,必须要一个长期的、清晰的、大的发展战略。
宝马在中国市场上努力做到先于市场发生变化之前,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特别是作为高端品牌,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宝马非常关注怎样从产品到服务、从品牌塑造到经销商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领导力。同时还认真倾听消费者、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声音,用以制定并不断完善宝马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大战略。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增速放缓,高档车市场增幅回落。但宝马的认识始终是非常清醒的,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就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任何一个市场是能够永远保持向上的,不能基于市场的短期波动来作出商业上的决定,重大决策一定是基于大的周期来进行考量,要有清晰的、一以贯之的大战略。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战略,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积极、稳健,销量增幅一直高于高档车市场的平均增幅。到9月底,宝马成为唯一一家在华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高档车制造商。
本土化——宝马在中国市场成功之本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是一个全面、系统、扎实的本土化过程,也是宝马在中国一以贯之的长远策略,其中包括在产品、管理、市场推广等多方面都有机地融入中国元素,让市场和消费者深切感知宝马品牌的魅力。
首先,宝马一贯坚持产品延伸紧靠市场导向。产品本土化是宝马的一大追求,为此,宝马一是直接引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二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产品。如全新BMW 5系长轴距车型的全系车型都采用了宝马最先进的“高效动力”系统,同时轴距和车身加长,设计更加考虑中国元素,外形也更为优雅、柔和。该上市后一车难求,目前月销量在1万辆上下,彻底改变了所在细分市场的格局。
其次,宝马始终保持网络拓展与服务同步。宝马4S店的规模大小根据市场需求分为A、B、C、D、E几类,就是各区域根据其销售潜能和售后产能来判断需要多大规模,既能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并满足其需求,也能确保经销商的经营状况良好。目前,宝马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具有超过350家网点的销售与服务体系。“宝马的销售网络不但覆盖了所有的省会城市, 而在其它40多个城市都是率先建立网络的高档车品牌”,华晨宝马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博士说。
第三,宝马大胆尝试金融产品购买计划。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拥有自己所向往的高档车,宝马不断推出不同的金融产品和购买计划,如标准贷款产品、标准弹性贷款产品和尊选二手车贷款产品等。
对此,被史登科博士认为,一方面是全方位的、大力的本土化,包括供应环节、生产、研发、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开发商和经销商网络的发展;另一方面,所有工作都是将客户置于中心,这就是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精髓。
记者点评: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能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每一个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发展的公司,都有其独门秘笈。
当今,中国市场规模如此之大,而其他市场又同处于调整状态。因此,中国市场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更加复杂。在这种更具挑战性的局面下,作为高档车品牌,应该确保一贯的高品质,同时确保健康、有效、高质量运行的整个体系,包括品牌塑造、服务品质、经销商发展等链条的各个环节。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在市场相对困难的时期,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宝马在以上诸多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妨还是借用史登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发展企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稳定而连贯的战略。如果这个持续连贯的战略又是正确的话,那就较易获得成功。在过去数年,我们在中国所采取的战略、设定的目标都是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的。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的战略在全球是成功的,在中国同样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