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寿论及中美汽车市场大PK
- 来源: 作者:张宇星2012-9-1711:16
一个大型论坛,特别是名头很大的论坛,如“全球汽车论坛”,首讲嘉宾是很难选、很难做的——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不但考验论坛的组织者,更考验首讲嘉宾本人。曾经有的峰会或论坛,首讲者或云山雾罩、或隔靴搔痒,往往让与会者从一开始就兴味索然。
本届全球汽车论坛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就是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总体的判断,特别是未来市场规模的预期。毕竟在两年前的同一个论坛上,一位以“诺奖”获得者身份与会的午餐会演讲嘉宾,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预测是到2020年销售7500万辆,比2010年年度全球汽车7000万辆的销量还高。当时就有人说,幸亏这位仁兄演讲时,午餐会还没有来得及上主食,否则不知会有多少人“喷饭”。
2012(第三届)全球汽车论坛,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朱福寿成为首讲嘉宾。
朱福寿上来就谈中国市场的未来将是“微增长”,其观点并不新鲜。那么,有什么样的内容为其作支撑呢,会不会就事论事,拿最近一两年的销量数字说事呢?很多人不免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判断说,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变革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变革是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其中显著的特征是已经进入“微增长”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过去十年平均每年约25%的高增长,我们盼着未来十年的市场平均增幅是各位数,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他认为,“微增长”会给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有效的面对“微增长”是摆在中国产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汽车产业走向成熟所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随后,朱福寿驾轻就熟地话锋一转: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们的可利用国土面积较小。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大体上跟美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是,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在我们的960万平方公里里面,60%至70%是山地,是戈壁滩,是荒漠;而美国900多万平方公里的60%是平原,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利用”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一半。美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是2.5亿辆,按照这样的推理,中国是1.25亿辆也属于正常,我们现在已经到了1.14亿辆。
他接着分析,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我国将近80%的车辆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不到30%的国土面积上,同时80%的人口集中在40%的国土面积上,特别是集中在大城市。因此,一些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每千人130辆的世界平均水平,如北京每千人236辆,深圳每千人190辆,杭州每千人175辆,广州每千人149辆。同时,我国中心城市的车辆结构范围也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如北京四环以内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美国纽约,超过法国巴黎。这些问题都使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受限,很多地方还出台了限购政策。
朱福寿的中美汽车市场大PK很彻底,他说,另外一个数据,因为汽车是在公路上跑的,到2011年,中国的公里里程只有408万公里,到2015年也就达到450万公里。但是美国到现在为止已经有640万的公路里程。所以中国在公路里程上也只有美国的60%至70%。同样,中国的汽车保有量1.14亿辆,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因为很多报废的汽车、没有上牌照的车仍然在路上跑,也挤占我们的资源。此外,我们400万公里长公路的百分之二十常年在维修,这些数据对于汽车的增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至此,朱福寿关于中国汽车市场“微增长”的观点在中美车市大PK中得到认同。由于他的开场演讲立论明确,数据翔实,针对性强,无疑给本届全球汽车论坛带了一个好头。在随后两天的其他演讲与讨论中,多数嘉宾也纷纷亮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见解和数据,提高了整个论坛的学术水平与价值。
最后,在这篇文章结束前,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场外花絮。在论坛期间,笔者多次遇到一位“半熟脸”,只见他背着一个双肩背书包,在不同时段的各个环节都认真地做着笔记,本以为也是代表企业来听会的。哪承想在后来的聊天中才知道,他是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自费从外地飞来听论坛的。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在深感全球汽车论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大的同时,也感叹中国汽车人当中的确还有很多好学上进的人,也表明中国汽车的未来大有希望。而这个人正是来自东风集团旗下的一家合资企业。
关键词:东风汽车,朱福寿,2012全球汽车论坛
责任编辑: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