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张宇星

微型车市场给汽车行业的两大启示

  • 来源: 作者:张宇星2012-8-709:19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一个微增长阶段,个别细分市场甚至进入停滞或下滑区间。怎样看待这种高速增长之后的剧烈变化,它可能会给汽车产业带来什么?

近日,在研读国产微型车产销数据及行业发展状况时,记者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甚至对整个汽车行业都有很大的启迪与警示作用。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上半年,微型客车(亦称: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140216辆,而上年同期销售1160544辆,同比下降1.8%。在总体销量上依然上涨的乘用车市场中,微型客车不能不说是一个“异类”,一个唯一下滑的细分市场。

关于微型车,一直就是“车微言轻”,颇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味道,或者说是非主流、非正统、不受待见。但是,人常言:知微见著。如果我们能够把微型车产业发展的得失分析透彻,能够“知己知彼”,或许就能从整体上把脉中国汽车产业的某些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汽车产业或一些细分市场的后来者几乎没有机会。

让我们来看微型客车市场(表1)。

表1:1-6月销量过万辆的微型乘用车企业(辆、%)

排名    企业     半年销量   去年同期销量   同比增长     份额

1     五菱      630024      569388        10.6       55.25

2     长安      280503      303496        -7.6       24.60

3     小康      111861      134329        -16.7       9.81

4     一汽       27666       31664        -12.6       2.43

5     哈飞       25068       43920        -42.9       2.20

6     昌河       19264       24193        -20.4       1.69

7     海马       16864       25923        -34.9       1.48

8     奇瑞       11206       19682        -43.1       0.98

9     北汽       10882         -            -         0.95

(其中,由于北汽威旺上市较晚,不便与去年的数据作比较)

作为微型客车行业领头羊的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在市场上依然独领风骚,销售630024辆,同比增长10.6%,市场份额高达55.25%。

其余厂家的微型客车销量则全部下降、哀鸿遍野,如位列第二的长安销售280503辆,同比下降7.6%;长安旗下的另外两大传统强势品牌——昌河销售19264辆,同比下降20.4%;哈飞销售25068辆,同比下降42.9%。位列第三的东风小康销售111861辆,同比下降16.7%。

另外一个半年销量超过2万辆的一汽佳宝,销售27666辆,同比下降12.6%;半年销量超过1万辆的奇瑞优胜、优派和优优3个系列产品,累计销售11206辆,同比下降43.1%。

以上几位业内领先的企业尚且惨淡经营,那么,其他在最近两年进入这一行业企业业绩就可想而知了。从表1可知,后来者中唯一一个半年销售过万辆的只有北汽威旺,市场份额不到1%;其余全部厂家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有0.61%,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之前,中国的汽车产业仿佛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矿,人们对其趋之若鹜。似乎只要“跨进来”,就会有机会。微型客车市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则是,后进入市场的企业,无论其背景有多么强,牛皮吹得有多大,除非奇迹出现,否则已经没有机会。由此是不是可以推论:在产销规模已经达到200万-300万辆的大众、通用等在华合资企业的压迫下,这两年才开始合资、建设,至今尚未投产的其他乘用车企业,其前景一样不被看好,如广汽菲亚特等等。

其次,不是所有的兼并重组一定就会释放“正能量”,一些凭领导“拍脑门儿”,靠部门行政命令的兼并重组,将被打回原形。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一个微增长阶段,个别细分市场甚至进入停滞或下滑区间。怎样看待这种高速增长之后的剧烈变化,它可能会给汽车产业带来什么?

近日,在研读国产微型车产销数据及行业发展状况时,记者发现其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甚至对整个汽车行业都有很大的启迪与警示作用。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上半年,微型客车(亦称: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140216辆,而上年同期销售1160544辆,同比下降1.8%。在总体销量上依然上涨的乘用车市场中,微型客车不能不说是一个“异类”,一个唯一下滑的细分市场。

关于微型车,一直就是“车微言轻”,颇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味道,或者说是非主流、非正统、不受待见。但是,人常言:知微见著。如果我们能够把微型车产业发展的得失分析透彻,能够“知己知彼”,或许就能从整体上把脉中国汽车产业的某些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汽车产业或一些细分市场的后来者几乎没有机会。

让我们来看微型客车市场(表1)。

表1:1-6月销量过万辆的微型乘用车企业(辆、%)

排名    企业     半年销量   去年同期销量   同比增长     份额

1     五菱      630024      569388        10.6       55.25

2     长安      280503      303496        -7.6       24.60

3     小康      111861      134329        -16.7       9.81

4     一汽       27666       31664        -12.6       2.43

5     哈飞       25068       43920        -42.9       2.20

6     昌河       19264       24193        -20.4       1.69

7     海马       16864       25923        -34.9       1.48

8     奇瑞       11206       19682        -43.1       0.98

9     北汽       10882         -            -         0.95

(其中,由于北汽威旺上市较晚,不便与去年的数据作比较)

作为微型客车行业领头羊的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在市场上依然独领风骚,销售630024辆,同比增长10.6%,市场份额高达55.25%。

其余厂家的微型客车销量则全部下降、哀鸿遍野,如位列第二的长安销售280503辆,同比下降7.6%;长安旗下的另外两大传统强势品牌——昌河销售19264辆,同比下降20.4%;哈飞销售25068辆,同比下降42.9%。位列第三的东风小康销售111861辆,同比下降16.7%。

另外一个半年销量超过2万辆的一汽佳宝,销售27666辆,同比下降12.6%;半年销量超过1万辆的奇瑞优胜、优派和优优3个系列产品,累计销售11206辆,同比下降43.1%。

以上几位业内领先的企业尚且惨淡经营,那么,其他在最近两年进入这一行业企业业绩就可想而知了。从表1可知,后来者中唯一一个半年销售过万辆的只有北汽威旺,市场份额不到1%;其余全部厂家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有0.61%,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之前,中国的汽车产业仿佛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矿,人们对其趋之若鹜。似乎只要“跨进来”,就会有机会。微型客车市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则是,后进入市场的企业,无论其背景有多么强,牛皮吹得有多大,除非奇迹出现,否则已经没有机会。由此是不是可以推论:在产销规模已经达到200万-300万辆的大众、通用等在华合资企业的压迫下,这两年才开始合资、建设,至今尚未投产的其他乘用车企业,其前景一样不被看好,如广汽菲亚特等等。

其次,不是所有的兼并重组一定就会释放“正能量”,一些凭领导“拍脑门儿”,靠部门行政命令的兼并重组,将被打回原形。

让我们再看整个微型车市场,即微型客车与微型货车之和(表2)。

表2:1-6月微型车企业销量(万辆、%)

排名 企业 6月销量 半年销量 份额

1 五菱 9.61 69.21 48.8

2 长安 5.05 31.67 22.3

3 小康 2.40 17.46 12.3

4 哈飞 0.60 4.44 3.1

5 一汽 0.44 3.70 2.6

6 昌河 0.26 2.69 1.9

7 其余 1.87 12.66 8.9

由于国家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等因素,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两年间,微型车市场高速增长,不但有众多企业涉足微型车,原有微型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力度也不断加大,以图做大作强。最吸引眼球的是兵器与长安两大央企微型车业务的整合,即“长安+哈飞+昌河”所形成的“大长安”。

“大长安”成立的理由固然有很多,业界内外对它的高度期许也属正常,企业内部甚至冀望于:以“长安+哈飞+昌河”之组合,来挑战并战胜另一个行业老大。但是,经过多年的运转后,“长安+哈飞+昌河”的市场份额非但没有增长,反倒是不断下降,其竞争对手的业绩却节节攀升(本人在今年初的《细分市场变局检验兼并重组效果》一文中已有分析和论述,数字见表3)。

表3:2009年至2011年,长安集团微型车销量及市场份额变化(辆、%)

年份 微客 微货 累计 份额

2009 756263 183419 939682 38.78

2010 922317 198165 1120482 36.10

2011 620808 153854 774662 28.16

今年上半年,这种下降的趋势还在蔓延,“长安+哈飞+昌河”的销量仅为38.80万辆,所占份额仅为27.3%;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为69.21万辆,市场份额达到48.8%。

同时,哈飞、昌河今年上半年分别销售2.69万和4.44万辆微型车,几乎倒退到十多年前的水平。微型车市场运行给行业的启示之二就是,并非所有的兼并重组都会有1+1>2,或1+1+1>3的效应。

最后,谁来告诉我们,这如果不是“长安+哈飞+昌河”主导者当时的初衷,那么这种兼并重组的结果是因何而来?

<<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微型车,汽车销量,微客销量

责任编辑:fs

分享给好友:

历史数据汽车销量/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