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文化

您所不知道的车企前身 丰田篇(上)

  • 来源:选车网 作者:钟琳2014-10-909:19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成立初期就遇上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尽管总厂的兴建,设备的引进、原材料的采购等急需大量的资金,但市面上银根奇缺,借贷无门,而此时初期的投资已经消耗殆尽,公司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时侵华战争爆发了,丰田公司与其他许多生产厂家一道被纳入了战时军需工业品的生产轨道,陆军将其所有库存货车一次购光,这才使其摆脱了危机。

 

【1937年9月29日,丰田汽车举母工厂(Koromo Plant)举行奠基仪式。】

1938年,由于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原址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由这一年起,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将工厂迁至举母,也就是今天的丰田总公司工厂。后来举母市因为丰田公司的存在迅速发展壮大,再后来就直接改成了现在的丰田市。

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1939年,公司成立了蓄电池研究所,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制。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l5000辆汽车,其中98%是货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AE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沃尔沃的pv60。

 

【丰田举母工厂于二战期间被轰炸后的报告书】

1945年(昭和20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丰田的工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惨重的破坏。为了挽救企业,丰田于同年9月决定在原有的卡车批量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小型轿车工厂。而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不生产小型车,避免与其直接竞争。

 

【丰田SA型轿车】

1947年(昭和22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丰田SA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这辆样车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和脊梁式车架结构,配以四轮独立悬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体机制,最高时速达到87公里。

劳资纠纷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刚稳定公司将走向稳定之时,由于战败混乱局面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日本经济。物资极度紧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为挽救因通货膨胀而濒于崩溃边缘的经济,日本政府又采取了彻底的通货紧缩政策,所有从复兴金库或城市银行的贷款都被严格禁止。结果造成国内购买力极度低下,对本来就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日本汽车工业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饱受了市场需求锐减和资金周转恶化的双重打击.丰田也毫不例外地陷入债台高筑的困境。

终于,丰田连给职工开工资都发生了困难,拖欠工资现象越来越来严重,甚至不得不酝酿裁减人员的计划。这种情况发展到1949年(昭和24年)4月,终于引发了工会组织的罢工。

正当这时,以三井银行为首组成银行团做出决定为丰田提供重建公司的协调融资,但条件是要求丰田的销售部门与丰田脱钩,实行独立经营。于是在1950年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成立,直到1982年(昭和57年)7月再度与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合并之前,所有丰田生产的汽车在日本国内和海外的销售都是通过丰田汽车销售公司进行的。

 

【丰田汽车公司第二任社长——石田退三】

最后1950年(昭和25年)6月,历时1年3个月的劳资纠纷终于宣告结束。7月,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社长石田退三(丰田利三郎的表弟)接替丰田喜一郎出任丰田社长。

而在劳资纠纷中带头辞职的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则在2年后——1952年3月因脑溢血不幸离世。而在此前,石田退三已决定在7月的股东大会中邀请丰田喜一郎重任公司社长。

小结:从1933年丰田设立汽车部到1935年造出第一部丰田A1型轿车及第一辆丰田G1卡车,再到后来从丰田企业独立出来,经历了二战的摧残以及经营危机,丰田汽车创世初期可以说是异常的艰难。之前对于丰田的印象无非是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却不曾想它所经历过的挫折。

以上是《您所不知道的车企前身 丰田篇》的上半篇,下篇我们将继续给您介绍丰田汽车在经历这些挫折之后的蓬勃发展过程,敬请期待。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丰田汽车,头文字D,丰田喜一郎,石田退三

责任编辑:zhonglin

分享给好友:

历史数据汽车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