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逐渐活成新势力的合资们,出了哪些值得买的车

2025/5/12 20:58:38
0浏览

今年合资车企的动作,用“帝国反击战”来形容,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此前的两年,合资车企还只是带着好奇心“睁眼看世界”,而如今,他们已经在中国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华务运动”。

以德系和日系为代表的合资车企终于被彻底唤醒,纷纷推出了符合中国市场潮流的重磅车型。

借此契机,我们想聊一聊合资品牌在这两个月推出的新车们有哪些是值得买的,以及他们未来的产品是如何规划的。

如果你有想买的合资新能源车,不妨看完之后在评论区跟我们交流一下!

BBA的电车,已经上桌了

这几年来,每当我们提起BBA的新能源车,总是绕不开“杂牌电车”“油改电”的标签。

但从新能源车的发展规律来看,这几乎是每个车企都无法避开的坑,自主品牌也踩过,只是时间更早,而外资新能源起步晚,形成了不利的时间差。

不过从今年开始,BBA在电动平台和三电技术上的追赶,终于进入了新阶段。

上个月,奔驰就发布了CLA长轴版和Vision V概念车。

CLA长轴版虽然只一台是A+级轿车,但奔驰给它配备了绝对一流的三电实力:

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85度电池包,866公里的续航,百公里电耗低至10.9度,120公里时速下可以连续跑572公里。

如果这个数据没水分的话,CLA 长轴版能耗水平基本吊打目前市面所有车型,包括Model 3。

不得不说,德国人认真做三电,的确有两把刷子。

更难得的是,这台车没有因为大电池而导致姿态臃肿,整体车身比例非常自然,相比EQ系列的厚重感,进步巨大。

Vision V概念车,即奔驰保姆车V-Class的原型。

除了引人争议的外观,它还带来了类似别克世纪、极氪009光辉那样的隔断式座舱,内饰布局也明显有“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氛围,高度中国化。

很显然,这是奔驰是对中国新能源MPV热潮的追随。

奥迪也在加速追赶,今年也“双管齐下”,一边是基于PPE平台的A6L e-tron,德味依旧,只不过变成了电车;

另一边是与上汽合作的新品牌AUDI,首款车型E5 Sportback也同步亮相。

就像奔驰CLA长轴版一样,奥迪两台车也有不俗的三电技术:800V高压平台、超100度的电池、快充系统,技术指标直追国产旗舰。

奥迪的反击追求“兵贵神速”,A6L e-tron年内就将上市,甚至早于燃油版A6L换代,也是“56E”电动化转型中最快落地的。

值得注意的是,A6L e-tron直接定位旗舰,在它之上并没有电动版A8L。

E5 Sportback则是反向合资的典型代表,它拥有更多的中国科技元素,今年夏天就会上市。

很有可能与小米、极氪等国产电车正面交锋。

相比奔驰和奥迪,宝马的电动化策略更加激进,这次展出的两台“新世代概念车”,从设计语言上就与传统宝马划清了界限。

不过宝马的节奏慢了半拍,这次并没有带来落地的量产车型,只是宣布明年会在中国市场投放首款新世代车型——iX3L长轴版,由沈阳宝马工厂生产。

BBA御三家的表现,意味着他们在电动化上已经基本追上了国内大部队的平均水平。

而在更考验体系能力的智能化方面,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策略,大规模引入中国供应商:

例如Momenta、华为在辅助驾驶上的加持,DeepSeek、豆包、阿里等在座舱AI体验上的支持。

不过诚实地说,即便引入了本土力量,BBA在智能体验上仍与华为、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存在差距,但至少已经达到了“及格线”。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看重品牌力、豪华感、安全性与底盘调校等方面的“老钱”,对智能化的要求仅仅是“有”和“够用”,那BBA会大规模上新的2026年就是入手的最好时机。

爱玩花活的大众、扎根本土的日系

丰田和大众是全球前两大车企,但在特殊的中国市场,他们必须要走一条不同于全球节奏的本土化路线。

大众这次尤其爱玩“花活”,三家合资公司分别拿出了三台概念车,而且都十分接近量产状态,会在一年内陆续上市。

金标大众(大众安徽)的ID.EVO,这台车是大众和小鹏合作的首款落地车型,它基于小鹏G9平台打造,由小鹏提供整车架构,还采用和小鹏合作的CEA电子架构。

这意味着ID.EVO先天支持800V,很可能还会有5C电池,智驾算法和车机座舱中也都流淌着小鹏的血液。

上汽大众的ID.ERA,是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SUV,造型和座舱风格都很“理想L9”。

而且还搭载EA211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当然,这台车也有CEA电子架构,支持高阶智驾,背后是上汽的研发资源在支持。

一汽-大众的ID.AURA,三台概念车中唯一的轿车,是最新一代纯血大众。

它采用大众开发的CMP整车架构,也有小鹏合作的CEA电子架构,还有大众合资公司酷睿程提供的L2+辅助驾驶。

三台车造型各异,电动平台不尽相同,但他们依然有很多共同点:

都是中国专属而非全球开发、都与国内供应商进行深入合作、都搭载了与小鹏合作的CEA电子电气架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本土化”。

同样加速本土化的还有日系阵营。他们选择紧抱各自的合资伙伴:

广汽丰田带来了卖相不错的铂智7,官方表示该车为“纯电C级车”,是广汽丰田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旗舰车型。

新车在智能化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在辅助驾驶方面,带着激光雷达,能实现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

最关键的是,铂智7在车内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它也是这套系统首次登陆的合资车型。

马自达则发布了基于长安电动平台的EZ-60,很多人一开始以为是深蓝S07的换壳版,但后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两者在造型上区别就很大,姿态比例和型面设计完全不一样。

EZ-60的型面没什么起伏和线条,过于简洁;同时,长前悬,长L113的设计很有气势,而且看起来都很低趴。

整体来看,这台车的姿态比例还是非常好看的。

另外,马自达EZ -60也有风洞设计,车头前格栅与机盖的交界处、车侧三角窗后部都是镂空的,这块完整还原了概念车。

这台车是马自达和长安合作的车型,三电部分应该用了长安的供应链,喜欢马自达颜值的朋友可以再等等了。

东风日产N7更是一款现象级新车,营销和定价堪称合资新势力。

11.99万的起售价直接拿到了1万台的订单,毕竟放在以前,一辆4.93米长的合资车可以说是根本想都不敢想。

N7基于东风日产全新天演架构开发,外观也是全新一代的设计语言,将来的燃油车也会是这个设计。

智能化上,日产M7搭载NISSAN OS车机系统,并接入了DeepSeek,同时高配车型还能支持高速NOA,城区记忆领航等功能。

有意思的是,过去日产主打的“大沙发”现在也跟上了营销模式,N7搭载的“AI零压云毯座椅”宣称能通过自适应体态AI核心算法,不断学习、持续OTA,让身体时刻处于最舒适的驾乘姿势。

是不是听起来就有新势力那个宣传的味了。

总得来说,目前的日系合资,已经有日产N7和铂智3X这些有性价比的产品。如果你喜欢马自达的设计或者信赖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下半年将会有非常多的新车,可以持币观望一下。

写在最后

上面提到的这批新车,其实都是“反向合资”的产物——中国合资方主导整车平台和智能技术,外资品牌则贡献设计、安全与底盘调校经验。

如果能像N7一样在定价上找到突破口,就能在同质化的国产电车中闯出一条生路。

尤其是高端合资品牌,很可能把“价格战”作为武器,收窄溢价空间,对于我们来说,“花小钱买大车”将成为新的趋势。

在国内,合资车企将逐渐成长为“新势力”的模样,同质化或许难以避免,但同质化也是效率最优解。

当产品和体验趋同,真正决定胜负的,仍将回到品牌力、设计力、安全性与底盘调校这些最本质的地方。

这场“帝国反击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持币观望的车主们,你们有自己心仪的合资车了吗?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075
5.29万
1434
4.5万
2278
5.61万
385
4.65万
419
8538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