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搜索
消息 历史 收藏
中文

品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是否重要,哪些因素才是选车的关键参考?

2025/5/11 13:53:02
0浏览

本周读者提问里有一系列关于“某万级新能源汽车选什么品牌好”的问题。

正确答案:

捋清不同价位车辆特点自然会有答案;选择新能源汽车重点看三点,品牌并不在三大要素之内。

先给出答案再讲解原因。

新能源汽车可以粗略分为电动汽车和插混汽车两类,插电增程混动汽车属于第二类,不需要单独列出进行讲解。笔者的观点是选择新能源汽车不需要注重品牌,当然也不建议去看那些岌岌可危的品牌,比如“哪托”这种前景完全不明的新势力品牌;其余销量表现良好或尚可的品牌均可以考虑,尤其是传统车企旗下的新品牌。

之所以这样下结论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同质趋势。

假设有两款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使用相同的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抑或者增程车用同款增程器;那么这两款车的技术水平是哪款车更高呢?毫无疑问,技术水平是相当甚至相同的。至于车辆的品质把控环节也只能说已经高度趋同,毕竟电驱动平台的集成度非常高,除装备工艺方面或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核心总成和整车平台已难以分出伯仲。

而现在随便看新能源汽车阵容,也能找出许多用相同三电总成的车辆。

至于智能座舱系统目前只有极个别品牌有完整的生态,其余品牌的智能车机基本都是可以上网的平板的使用体验;最终又得看辅助驾驶系统,然而在相关机构表态之后,相信现在的汽车爱好们都已知道量产车的真实水平,不过都是2级的辅助驾驶功能,“矬子里面拔将军”拔不出来高水平的选手。

所以最终看车不过是看三电系统,而三电系统的知名供应商都在那里等待点击,品牌还有什么值得关注呢?这些年轻的汽车品牌短期内沉淀不出来真正的调性,品牌故事该如何理解与解读只能说见仁见智。

不同价位新能源汽车特点概括

第一节想要说明的是选新能源汽车看三电即可,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大都依托于同一条供应链;于是无需对于品牌过于关注,按照自己的偏爱来选即可,或者以最理性的态度去选续航里程、性能、操控或配置有优势的车辆。

下面来讲一讲不同价位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1.售价8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车型多为两厢车。此类车辆重点看续航里程,电池类型基本都是磷酸铁锂电池,其特点是低温性能较差;且车辆续航里程普遍偏短,只适合作为家用的第二辆车,或者是没有长途出行需求的汽车用户。

选续航里程最长的。

2.售价8~15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已经在向后轮驱动过渡;后驱车具备比前驱车更良好的驾驶体验,这点毋庸置疑,且电子配置丰富的电动汽车不用担心后驱车的失控极限偏低的缺点,所以从这个价格区间开始就选后驱纯电动汽车。

该价位的插电混动汽车里的普通混动车以前驱为主,增程混动汽车则以后驱为主;所以理性的选项显然是后者,普通混动汽车特点更像是燃油车,增程混动汽车特点则偏向电动车,选择后者是没有错的。只不过有些传统品牌偏爱打造普通混动车,其原因与其相对低的制造成本不无关系。

3.售价15~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同样分为上述两类,但是多出更多的四驱车选项。

轿车追求操控乐趣依然建议选择后驱,追求更高的驾驶稳定性则建议选择四驱;SUV车型建议慎重选择,因为中端车里已经有一些四驱插电混动和增程越野车,在用车成本整体偏低的前提下,真越野显然是比SUV更理想的选项。

同时硬派风格的车辆建议选择插混类车型,纯电动四驱车仅适合铺装道路行驶。

4.25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选择建议同上;对于“≥3电机”的车辆不需要迷信,不是多出一台或两台电机就能让车辆操控体验有颠覆性的提升。因为目前的三电机或四电机新能源汽车依然全部依靠“差速器”来实现四轮差速,没有一个是依靠程序控制车轮转速的;所以这些车辆本质上不过是通过增加电动机来提升车辆性能,可是又有一些双电机四驱车与其性能相当,所以多电机分布式布局方案实际没有太大意义。

总而言之,入门级车看续航,主流车选后驱;中、高端车的续航里程都足够长,重点区分车型即可,同时要注意动力电池优先选择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优势是制造成本低,其在能量密度和一致性等方面是不如三元锂电池的。

品牌不重要。

内在更重要。

就是这样。

标签:
举报
全部评论.0
0/150
发布
按热度 按时间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0作品
0粉丝
0获赞
他的作品
查看更多>
热门选车号
2075
5.29万
1434
4.5万
2278
5.61万
385
4.65万
419
8538
友情链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