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文化

您所不知道的车企前身 玛莎拉蒂篇(上篇)

2015-11-5 9:18:00 选车网 钟琳 收藏

玛莎拉蒂 赛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汽车赛事刚刚开始在欧洲风靡,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投身其中,希望能够以赛场上的优异战绩来彰显自己品牌汽车性能。此时的玛莎拉蒂依旧为机械制造商Diatto生产赛车,并没有以自身名义参赛。直到1926年,境况不佳的Diatto彻底停止了在汽车赛事方面的投入,玛莎拉蒂眼看就要失去在赛场上证明自己的机会。

1926年6月13日带来了第一个彻底的胜利。这场比赛是博洛尼亚的速度公里。在驾驶座上是最小的弟弟埃内斯托谁去上面167公里每小时。玛莎拉蒂兄弟增加产量,并开始卖TIPO 26私家车司机,当时的绅士车手,谁后,在看到它的种族在它的第一个赛季,形成博洛尼亚车间外排成长龙。在1929年9月28日,在克雷莫纳,玛莎拉蒂终于将它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完成十米赛跑飞行的246.069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这个纪录保持不变,直到1937年底。

1927年-maserati_tipo_26b_2.jpg

1927年,玛莎拉蒂Tipo 26

于是在这一年,玛莎拉蒂推出了自己第一款赛车——Tipo 26,这款车型是根据Diatto GP8C涡轮增压赛车演变而来的。随后在这年的6月13日,阿尔菲力驾驶着这台赛车赢得了博洛尼亚比赛的冠军。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不仅让整个欧洲认识了玛莎拉蒂,也让他们自己下定了生产赛车、征战赛道的决心,此后玛莎拉蒂便开始生产搭载四缸、六缸、八缸甚至十六缸发动机的赛车。

1929年-maserati_tipo_v4_7.jpg

1929年,玛莎拉蒂Tipo v4

1929年,Baconin Borzacchini驾驶玛莎拉蒂V4赛车首次参加意大利大奖赛便取得了优异战绩,当年他以246.069km/h的平均时速创造了世界C级时速纪录,当时这项纪录的标准是要保持一定速度行驶至少10公里。V4的首秀与Tipo 26一样大获成功,玛莎拉蒂在两年之内声名鹊起。

1930年,意大利车手阿希尔Varzi在玛莎拉蒂胜在圣塞巴斯蒂安的比赛中.jpg

1930年,意大利车手Achille Varzi驾驶玛莎拉蒂赢得了圣塞巴斯蒂安的比赛】

1930年的蒙扎大奖赛是玛莎拉蒂值得夸耀的光荣时刻,当年三个意大利人驾驶着同样来自意大利的玛莎拉蒂赛车横扫赛道,轻松包揽大奖赛前三名。其中Achille Varzi与Luigi Arcangeli驾驶是玛莎拉蒂Tipo 26M赛车斩获冠亚军,玛莎拉蒂家族中年龄最小的埃内斯托则驾驶V4赛车紧随其后,最终同样站上领奖台,成就了一段属于玛莎拉蒂的辉煌赛车史。

1930年maserati_tipo_26_sport_road_racing_1.jpg

1930年玛莎拉蒂Tipo 26M

不过,除了Tipo 26M这个名字,当时的人们更愿意称这台赛车为玛莎拉蒂8C 2500,表明它搭载的是一台2.5L八缸发动机。

1931年-8c_2800_15.jpg

1931年,玛莎拉蒂8c 2800

1931年,阿尔菲力的绝作4CTR和前轮驱动的8C 2500问世,不久以后即于1932年3月3日阿尔菲力·玛莎拉蒂与世长辞。数以万计的人——包括工厂工人、著名驾驶员和普通民众都来到博洛尼,参加了他的盛大葬礼,向这位伟人表达缅怀之情。

宾多,埃托.jpg

【左起:宾多、埃托、埃内斯托,墙上为阿尔菲力遗像】

阿尔菲力的离世,让宾多难过不已,于是辞去了工作,回到了阿尔菲力·玛莎拉蒂研究制造公司,与埃托、埃内斯特一起接手了公司。

1933年,工程师兼车手Tazio Nuvolari加盟,并在技术上,特别是底盘改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从而让底盘能够适应新型发动机的特性。Tazio Nuvolari获得比利时大奖赛、蒙特内罗(Montenero)大奖赛和尼斯(Nice)大奖赛的胜利。

1934年,奔驰与汽车联盟强势进入汽车赛事,两台“银箭”赛车的出现对玛莎拉蒂形成了巨大威胁,此后两年的比赛不再是玛莎拉蒂车队的独角戏,他们逐渐在国际性大赛上失去了优势。

Giuseppe-Farina.jpg

【F1大奖赛历史第一位冠军的法里纳(Giuseppe Farina)】

1936年,玛莎拉蒂兄弟在吉诺·罗维尔(Gino Rovere)结识的一位赞助商向公司投入了大笔资金,并任命自己的亲信尼诺·法里纳为公司董事长。后来获得F1大奖赛历史第一位冠军的法里纳(Giuseppe Farina)被赞助商任命为首席车手,玛莎拉蒂三兄弟则退出赛场继续奋战在工作第一线。

同样是在1936年,玛莎拉蒂重新推出了一款名为6CM的全新赛车,该车尺寸相较此前赛车明显减小,重量也只有650kg,不过它却有着足足120L的超大油箱,而玛莎拉蒂推出它的首要目的便是与当时的奔驰银箭赛车相抗衡。

尽管在赛场上颇有作为,但玛莎拉蒂还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遭遇困境,由于管理及经营不善,公司不得不将自己一部分股权转让给阿道夫·奥尔西(Orsi)家族,这个家族中的领袖奥尔西是个白手起家的工业大佬,他手下公司生产的工业产品在当时的意大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奥尔西家族接手玛莎拉蒂后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搬家”,由于自己所经营的事业在摩德纳大获成功,奥尔西迅速决定将玛莎拉蒂公司迁至此地,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玛莎拉蒂公司总部所在地。至于玛莎拉蒂几兄弟,奥尔西在技术、产品方面给了他们足够大的自由度,并任命他们全权负责这部分业务。

而这一切,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以上,关于玛莎拉蒂汽车公司于第二世界大战前的故事,下周我将继续为您带来二战及之后的经过。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车企前身 玛莎拉蒂
责任编辑: zhonglin
分享给好友: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