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汽车投资软硬分离
虽然“软件定义汽车”已经不算新鲜事,但一部分出身传统车企的老汽车人内心依然有抵触情绪。然而,不管人们接受与否,资本市场已经用钱投票:上半年汽车投资软硬分离异常明显!
软件公司业绩高增长
8月初,当传统主机厂刚刚发布业绩快报的时候,软件公司上半年详细财报已经出炉,部分公司业绩骄人。
7月30日,中科创达(300496.SZ)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94亿元,同比增长61.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58.85%;整体毛利率42.25%,毛利率同比提升2.24个百分点”。
无论是与动辄营收超千亿,利润过百亿的传统主机厂相比,还是与传统汽车跨国零部件巨头相比,中科创达——一家营收十几亿、利润不足3亿的软件公司,都是小兄弟级别的。然而,在软件领域,它却是一家有着十几年历史的龙头企业。
据悉,中科创达成立于2008年,该公司财报显示:“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三方面。”有媒体报道称:“全球采用中科创达智能驾驶舱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公司已超过100家,其中包括广汽、上汽、一汽、理想、大众、通用、丰田等知名主机厂。”
中科创达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70.06%。”客观来说,不足5亿元的营收并不高,但超过70%的增速,说明“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正加速到来,即使部分仍有抵触情绪的传统汽车人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撰文称:“虽然笔者对‘软件定义汽车’的说法一直有些抗拒,但软件在汽车性能中的重要性大幅增加,正在由量变引起质变。”
投资人蜂拥而至
今年以来,A股宽幅震荡,周期股此起彼伏,多空双方存在巨大分歧。然而,投资人对中科创达却青睐有加。
据报道:“A股市场,7月份获得超过100家机构关注的上市公司有4家。其中,智能软件龙头中科创达获得268家机构(一说是271家机构)扎堆调研。”
调研中,投资人发出了“相比于主机厂和Tier1(一级供应商),贵公司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与‘新势力’相比,贵公司竞争优势在哪里?”等灵魂拷问!
中科创达相关负责人回答:“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软硬分离,这一趋势意味着主机厂一定要把握平台层,从而坚定不移地推动软硬分离。Tier1专注于硬件的供应链、硬件的生产制造和品质,而我公司则专注于操作系统的平台层和架构层。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厂商,全球拥有超过200家智能网联汽车客户,产业定位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明显。”
一言蔽之,主机厂和Tier1擅长硬件制造,“新势力”想软硬兼顾但能力有限,我们(中科创达)的主业就是软件,软件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领域软硬分离
上半年,与中科创达业绩飘红,投资机构趋之若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领域投资结构性分化特征异常明显。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呈稳定复苏态势,两年平均增速由负转正。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力度加快,引领新一轮融资热潮。其中,汽车作为数字化转型典型代表,融资规模达345亿元。下游智能汽车私募股权融资保持超高速增长。与传统汽车投资低迷不同,今年上半年智能汽车私募股权融资272亿元,同比增长154%,已超过去年全年融资规模,并创历史新高。”
很明显,上半年,智能汽车融资规模占汽车产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高达78.84%。无论传统汽车人接受与否,资本方已经用真金白银对未来汽车制造进行了“软硬分离”。
为何分离?
或许有人会说:“这很正常嘛!现在传统汽车制造产能过剩,所以投资人把资金转移到智能汽车领域。”这种说法有道理。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钱变少了的情况下,投资人当然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二季度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提法,结合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上半年多次提出的“全球流动性拐点”思考,结论一目了然。
同时,政治局会议提出:“对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要有估计和准备。”对此,任泽平分析称:“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和出口是主要拖累,消费和制造业投资难以对冲……”
在此情况下,投资机构自然要早做打算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资金并不充裕的当口,汽车投资“软硬分离”也是理所当然的。
2018年以来,车市淘汰赛大幕徐徐拉开,市场持续下行、排放法规加严……一部分品牌退出市场。如今数字化、软件定义汽车的大潮再度冲击下,投资人向智能汽车产业聚集,转型步伐滞后的品牌或将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智能汽车产业新生态下一批专业型公司将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