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赛进阶 德日内卷化
上半年的各大汽车论坛上,行业内看多中国品牌、看空洋品牌的声音渐强。谁承想,去年受益于“疫行情”销量大涨的德系、日系车企,今年竟出现内卷化势头。
德日内卷化?
今年,虽然全球汽车行业都被芯片短缺困扰,但来自中国的好消息是,乘用车销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26.1万辆,与2019年同期(824.2万辆)相比增长了0.2%。
尽管乘用车大盘恢复元气,但德系、日系车板块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统计,1~5月德系车累计销量为192.1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7%;日系车累计销量为186.2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2%。从市场份额看,前五个月德系车、日系车占有率分别为23.3%和22.5%,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0.5和0.9个百分点。
或许有人会觉得,德系车、日系车份额发生微小变化很正常,何必大惊小怪?然而,德系、日系头部车企销量此消彼长的巨大变化却值得关注。
德系板块中,1~5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为86.8万辆,相比2019年同期大涨20.8%;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46.7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38.9%。
日系板块中,1~5月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三家企业与疫情前相比销量大涨,广汽本田销量略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唯有东风日产前五个月44.1万辆的累计销量,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接近一成(增幅-8.8%)。
整体看,与疫情前相比,上汽大众占有率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德系车整体份额仅下降了0.5百分点;东风日产占有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日系车份额反而上涨了一个百分点。
德日内卷化,正在悄然发生。
内卷的本质:淘汰赛进阶
何为内卷?知乎上给出最通俗的释义:“内卷意为内斗,是指在资源量固定的情况下,你多占一点,就意味着别人必然少占一点,甚至得不到资源。”
说白了,汽车行业的内卷化就是淘汰赛加剧。表现为,继部分中国品牌、法系、韩系,甚至美系品牌市场份额被德日品牌、一线本土品牌侵蚀后,今年德日品牌内部激战势头越来越猛。
然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德日内卷化?7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形势分析会上,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分析称:“今年的车市,豪华车躺赢。而合资车受到豪华车下探,优秀中国品牌上攻等多重压力,选择躺平(网络流行词,意味妥协放弃,消极应对)。”
与其说合资车选择躺平,不如用内卷形容更为贴切,因为“上压下挤”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据统计,1~5月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的销量分别为27.5万辆和29.7万辆,市场份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0.7和0.9个百分点。中国品牌销量为339.97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销量增幅4.8%,市场份额上涨了1.8个百分点,近三年来首度跨过40%关口,达到41.2%。中国品牌销量、份额双增长,因而今年行业内看多的呼声越来越高。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品牌份额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部分洋品牌份额不断缩水,甚至悄然退出中国市场。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曾经年销冲击百万辆的长安福特,如今的年销量连20万辆都费劲;曾经年销70万辆的神龙汽车,去年的年销量仅为5万辆,而雷诺和铃木等品牌,更是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我们不得不遗憾地预测,在接下来的5年或者10年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这是无法改变的大趋势……”
整体看,如果把2017~2020年看作车市淘汰赛的第一阶段,其特征是强势品牌胜出,弱势品牌陷入困境。那么,2021年淘汰赛进阶,强势品牌“兵对兵,将对将”竞争将愈演愈烈,德系、日系汽车品牌出现内卷化苗头就是典型特征,非常值得行业关注。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