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管学军

电动车呈现内功拳与外功拳的对决

2020/8/20 11:29:00 选车网 管学军 收藏

微信图片_20200820112428.jpg

在8月14日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之技术论坛上,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所谈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恰似中国内功拳和外功拳之间的区别。造车“新势力”颠覆传统产业的理念,正被传统车企用来反向碾压。

在中国武术有内功拳和外功拳之分,搏击时,内功拳心随意动,身心一体,动作不漂亮,但因为有内功在,所以很实用,甚至一击致命。练得好的动作也非常潇洒,那是时间打磨的结果。而外功拳则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动作习练,练得年头多了也会练出内功,也能达到一击致命的功力。在时间上表现为,外功拳的练拳时间更长,更难找到真谛。而今的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他们似乎练的是内家拳,即多整体架构展开整体思考,然后给出解决办法。

微信图片_20200820112434.jpg

例如大众就提出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从系统的底层架构做起,实现用系统对电、对自动驾驶、对车基互联系统、对拓展性的“小插件”进行统一管理。这将有利于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未来的研发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更好的用户感受,真正让一款车成为车主的朋友和第三生活空间。论坛上,中国的华为也提出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并正寻求与车企的合作。

而造车“新势力”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某些功能应该加进车内,从而构成围绕车主生活的汽车生态圈。研发是从一个个系统的整合开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车基系统。这种做法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赞誉,但难在整合方面、可持续性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微信图片_20200820112438.jpg

尽管双方都是基于“生态圈”的概念去思考未来汽车,但传统车企更像“内家拳”——由内而外的“练功”模式;造车“新势力”更像外家拳——由外而内的练功模式,比如长城的“咖啡”。从研发成本看,短期内表现为造车“新势力”动作快,而中长期则表现为传统车企动作快,且研发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拼底层架构的阶段,或者说已经到了资本比拼的阶段,在这方面的投入绝非年销百万辆级的企业可以承受,何况靠输血为生的造车“新势力”?

在人力资源投入上,每家造车“新势力”都有个精干的技术团队,但在大集团动辄上千人、上万人的研发队伍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在相同问题的解决上,一定是大集团快于“新势力”;在系统思考方面,一定是大集团强于“新势力”。尽管造车“新势力”更加强调用户感受,或许他们在智能座舱方面暂时有些优势,但他们的短板是传统汽车技术(如底盘技术),如果底盘的感受欠佳、实物质量欠佳,他们同样会倒在用户感受这个最敏感的问题上。

微信图片_20200820112443.jpg

从本届论坛看,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启示亦非常重要——从用户感受出发去展开研发,而不是从攻克最尖端的技术出发。这点尤其值得“工程师文化”背景的传统车企注意。而造车“新势力”应当注意的是,构建系统思考模式,没有底层架构的系统将没有未来。

在这场内功拳对外功拳的对决中,似乎还没上场比赛结果就出来了。

(图片来源:互联网)

<< 上一页1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电动车
责任编辑: tx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