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车网用户登录

换一换

第三方登录:

手机继续看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管学军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2018-6-26 9:47:00 选车网 管学军 收藏

技术落后、产品落伍、固执不变的铃木即将退出中国,成为车市淘汰赛中第一个“跑路”的洋品牌。

据报道,铃木已在6月15日和昌河汽车完成了所有的股权转让,退出昌河铃木的一切事务管理。同时,铃木正在与合资对象长安汽车解除合作关系。铃木退出中国的决心已定,这点不幸被《选车网》2016年的“预言”(管学军:淘汰大势所趋 合资怎能幸免)说中。

值得深思的是,铃木为什么会跑路?铃木之后,下一个跑路的会是谁?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铃木看似是主动退出中国,实则是被高速发展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淘汰了。是谁在小车时代出尽风头,却被“蜂拥”而上的大车逼得走投无路?

没有不成功的产品 只有不适合市场的产品

铃木轿车跟不上时代发展,因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首先, 微车安全性较差,所以购买力提升的中国消费者会选择更高级别车型。早在2009年,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进行的“小车撞大车”的碰撞试验证明:大车比小车更安全。其次,本土紧凑型车成铃木微车“杀手”。国产A级轿车空间宽敞、配置更高、乘坐舒适性更好,价格与奥拓相差不大,因此国产紧凑型车很快抢占了奥拓的市场。再次,合资小车价格下探,同样抢占了铃木轿车市场。大众POLO、丰田威驰、本田飞度等合资小车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车辆频频升级的需求,奥拓、雨燕、天语等产品多年不换代,因而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某中国品牌负责人告知《选车网》:“铃木制造的产品越来越不符合主流人群的需要,又顽固不化不转型,退出中国是迟早的事。”

是谁在SUV“井喷”时代频频“折戟”,被中国消费者逐渐冷落?是铃木!不是铃木产品不好,而是铃木的产品已经不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放眼中国市场,还有谁的产品不适合消费需求?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顺势者昌 逆势者亡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由于铃木过于顽固地坚持以微型燃油车为核心的产品战略,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趋势,因而销量持续下滑。”

铃木没有抓住微车电动化的趋势,所以不得不退出中国。尽管我国是个石油匮乏的国家,政府号召消费者购买小型车,但却没有出台像日本《轻四轮车法》(对特定排量和轴距以下的节能环保小型车给予保护和支持)那样的优惠政策,因此微型燃油车在中国越来越少。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不过,乘用车电动化的趋势成为微型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在限行限购的大中城市,微型纯电动车成为了一些家庭的“第二辆车”,不少中国品牌微车正是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通过“油改电”的产品结构升级而重获新生。政策支持下,微车电动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A00级燃油车几乎退出市场,固执不转型的铃木在中国的境遇愈发尴尬。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双积分”政策下,谁又能独善其身?中国“双积分”政策堪称全世界最严法规,引领了世界新能源发展潮流,技术创新乏力的品牌只能选择逃避。当年,铃木进入中国,是中国主动“以市场换技术”的结果。而今,中国市场无论是成长速度,还是发展潜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强大起来的中国掌握了制定法规的主动权,迫使跨国汽车集团不得不把最先进、最环保的产品拿到中国来销售。2019年,部分合资公司如果达不到“双积分”政策要求被迫停产的话,将面临被中国品牌抢走大部分市场的局面。从企业发展层面讲,洋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损失将无法估量。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落后的洋品牌退出中国,是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体现。

铃木跑路 谁步后尘?

回望铃木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铃木在小型车方面优势明显,但和中国政府发展汽车工业的宏观政策走向相悖,最终不得不离开中国。

如果以铃木为镜子,照照目前的各家车企,谁的走向与政策相悖?

2016年8月,《选车网》预言中国车市淘汰赛将拉开帷幕,末位淘汰大势下,洋品牌也不能幸免。如今,铃木成为淘汰赛中洋品牌“出局第一人”,而随着“赛事”愈演愈烈,谁会成为下一个出局者?我们不妨从政策的符合性、技术的前瞻性、产品的适应性三个维度审视各家车企,不难发现谁将沦为淘汰赛的末尾者,《选车网》将持续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 上一页1下一页>> 本页阅读全文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关键词: 铃木 昌河铃木 长安铃木
责任编辑: yaojia
分享给好友: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实用工具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010-5171 0701

官方微博 公众号 手机端

选车网 · 北京正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chooseaut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003室

京ICP备12003842号-1      京ICP证100662号
京网文(2019)2401-2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77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