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搭载DM-i的 所有秦L 车主OTA后节能降耗到2.6L百公里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见到的OTA升级,大多数软件性能优化和软件体验优化,顺带修复一些bug(哈哈,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而比亚迪DM-i系统也跟着优化从而降低能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OTA升级后降低工况能耗的这种商业操作几乎没有,还真是活久见,今天真是在比亚迪这看到了。这让我感叹工程师们的精益思维,随着比亚迪车主基数越来越多,这种5%的能耗提升却意义非凡,佩服佩服!这也不禁令我产生思考:如果说日本车的节能理念源于日本资源的稀缺,那么比亚迪的dm-i双模混动的节能理念源于什么呢?
还有就是现在车主能通过OTA升级的方式就能享受到这次升级降耗的红利,夜间停车更新,第二天用车能耗就降低了!能效革新再突破。
一、罕见的OTA降耗:从2.9L到2.6L的跨越
在汽车行业,OTA升级多聚焦于软件性能优化、体验提升或bug修复(出自一位软件工程师之口,听懂掌声!),而通过OTA降低工况能耗的操作堪称罕见。比亚迪却让这一“活久见”的场景成为现实——搭载第五代DM-i系统的秦L(参数|询价)车型,经OTA升级后,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从2.9L降至2.6L,降幅达10%,并通过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认证。(权威不权威不知道,反正人家认证了!)
(网络用图,侵删)
更应令车主惊喜的是,升级过程便捷高效:夜间停车时完成更新,次日用车即可享受能耗降低的红利,无需改变驾驶习惯,轻松收获节能成果。这种“无感升级、有感降耗”的体验,让“工业奇迹”秦L DM-i的含金量再度提升。
二、降耗背后:五大技术与策略的协同发力
秦L DM-i实现能耗突破并非偶然,而是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人多力量大,(不给老用户升级,或者老款接着卖,马上上新款)具体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 海量数据驱动AI模型进化
比亚迪收集了超150万台第五代DM系统车辆的行驶数据,累计行程超百亿公里,覆盖超180万种工况。这些数据持续“投喂”给全新开发的发动机AI模型和三电系统AI模型,使其能精准识别并计算每种工况下的最优省油策略,从算法层面提升系统效率,减少无效油耗。
2. 控制逻辑升级:系统协同更精准
OTA升级后,发动机AI模型、三电系统AI模型等控制单元的配合精度大幅提升,有效避免了能量浪费,优化了能量利用效率。且升级策略默认开启,用户无需调整驾驶习惯,即可直接享受节能效果。
3. 先进架构与高算力芯片的硬件支撑
第五代DM技术搭载自主研发的“璇玑”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的协同控制。其中,动力域采用高算力MCU芯片,将多控制单元集成为单芯片,算力提升146%,通信速率提升10倍,从硬件底层保障了控制效率,为软件优化提供了强大基础。
4. 机械结构优化:拓宽发动机高效区间
通过专利双行星齿轮结构设计,秦L DM-i的发动机直驱能力增强,可在更广泛的高效运行区间工作,从机械结构上进一步优化燃油经济性。
5. OTA升级的普及性与便捷性
此次升级优先覆盖用户基数大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车型,通过远程OTA完成,策略自动生效,确保所有用户都能无障碍享受技术优化带来的红利。
三、不止于技术: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增值
秦L DM-i的能耗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彰显了比亚迪“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车主基数扩大,哪怕是5%的能耗提升,也能为百万用户带来切实利益——以满油满电续航2100公里计算,升级后全程可省6.3升油,按当前油价折合40-50元。
这种“购车后仍能持续享受技术进化”的模式,让OTA升级成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纽带,既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实践,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价值。
感谢赏贴
最后,选择小众个性化,还是大众普惠化呢?